專上生收入續跌 與高中畢業無異
文章日期:2016年8月5日

【明報專訊】大學聯招下周一放榜,各中學畢業生將要選擇前路。有研究發現,愈來愈多副學士或高級文憑等大專畢業生從事低技術職位,他們的收入中位數更在20年間下跌17.4%,自2010年起跌至與高中畢業生水平無異。有學者認為,社會競爭激烈,令大專生就業困難。

任職低技術勞工者增八成

議政團體新世紀論壇根據政府統計處1995至2015年,共20年間大專學歷者收入數據分析,發現從事低技術職位,即文員、銷售人員等的大專學歷勞工,由1995年的73,200人升至2015年的130,800人,升幅達78.7%,所佔比例亦由31%升至44.5%,增13.5個百分點,反映愈來愈多大專學歷者向下流動,做低技術工作。

收入中位數跌17.4%

收入方面,大專學歷勞工收入中位數由1995年的20,463元跌至2015年的16,898元,跌幅達17.4%,而第10百分位數收入及第90百分位數收入亦在20年間分別跌2.8%(見表)。比較大專學歷與高中學歷的勞工收入中位數,大專學歷勞工在1995年較高中學歷收入高19%,但差距每年收窄,至2010年起,兩者收入中位數更無異。

新世紀論壇副召集人鄧咏駿認為,大專學歷勞工的收入跌幅超乎想像,情况令人擔心。他又說社會轉型令工種愈來愈窄,加上大專學歷者大多希望從事高技術行業,令他們「高不成低不就」。他又認為政府在2000年推出副學士課程,只延遲了青年畢業時間,無助向上流動。鄧提醒學生升學時,要考慮大專畢業後會否繼續升學,以爭取向上流的機會,否則「既浪費金錢,又浪費時間」。

學者:遇好工不妨邊做邊兼讀

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講座教授李子建表示,明白現時社會和家庭都期望學生有更高學歷,但升學時要考慮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將來收入亦非唯一的考慮因素,切忌「為讀書而讀書」。他又說現時社會競爭激烈,大專生找到心儀工作有一定困難,建議高中學歷者若找到一份有發揮機會的工作,可考慮先就業,或報讀職訓局的兼讀課程,亦不失為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