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打機」很多時被老師和家長視為眼中釘,與學業勢不兩立,但最近就有補習教師與學生組隊參加電競比賽,臨近賽事時期,索性下課後將課室變成練習場地,每日練習最少3小時,最後更奪得組別冠軍。補習老師
【明報專訊】美國蘋果公司兩個機構股東上周六(6日)發表公開信,要求蘋果公司正視兒童沉迷玩手機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呼籲改善。這種投資者重視公眾健康優於經濟回報的情况甚為罕見。公開信憂慮,蘋果若不着手解決這
【明報專訊】像Jana Partners和CalSTRS般的投資者呼籲公司關注產品對兒童的影響,顯示投資者除了關注企業的收益盈利,亦開始重視「社會責任投資」(SRI)。投資者會留意企業是否重視社會責任
【明報文章】近年來香港社會對創新科技愈加重視,政府亦推出許多有關的舉措,比如於2015年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和民間的港科院,近年又引進麻省理工學院的海外創新中心及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的復修醫學中心等。政府又於
【明報文章】人大常委會就「一地兩檢」安排通過的決定,就像泰山壓頂那樣,把《基本法》壓穿了一個大洞,讓內地法律可以長驅直進,嚴重破壞了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令香港人充分意識到,北京對香港的態度已徹底改變
【明報專訊】理工大學早前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568名中學教師及校長等對青少年道德品格及社會心理適應的看法,結果發現教師較學生更認為香港青少年崇尚物質主義及自我中心;而在社會信任度方面,教師較學生更認為
【明報專訊】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創研庫」昨公布「如何建立公眾對政府的信任」研究報告。青協在上月以實地訪問形式,隨機抽樣10個港鐵站或主要巴士總站等,共訪問525名15至34歲的香港青年。調查結果顯示,接
【明報專訊】立法會衛生事務、教育事務及福利事務3個委員會昨日舉行聯席會議,討論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醫管局指,2016至2017年,約3.2萬名兒童及青少年接受精神健康服務,其中約2萬名為12歲以下;非
【明報專訊】毒品禍害嚴重,警方發現今年首10個月涉及大麻毒品罪行的被捕者急增逾五成,有近230人,當中有近一成半為青少年。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呼籲,如果家長見到子女與人溝通時,出
【明報文章】社會大眾對早前一連串的學生自殺事件高度關注。前教育局長吳克儉指學生自殺與教育系統無直接關係;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則指出,學生對個人成績的期望是導致自殺的因素之一。但委員會的主要建議是着重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