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實戰場﹕爭議題 討論框架要清晰
文章日期:2014年6月18日

【明報專訊】欄目簡介:直擊學生小組討論實况,由教師即場點評

小組討論除考核學生的表達及應對能力,能奪5**的考生發言更須緊扣題旨、見解精辟、用語恰當。常見題型「爭議題」中,部分題目牽涉的內容甚闊,考生討論時設清晰框架、善用補充資料尤其重要。培僑書院的學生是次討論題目為「有人說:『中國人像一盤散沙』,你同意嗎?」,面對這討論點未算清晰的題目,他們會如何應付?

■卷四小組討論形式

人數:4至5人

準備時間:10分鐘

流程:每名考生各有1分鐘首輪發言,然後按小組討論參與人數而定討論時間(12分鐘或15分鐘)*

*是次5人小組討論時間15分鐘

討論題目:

有人說:「中國人像一盤散沙」,你同意嗎?

考生立場﹕

1號:不同意

2號:不同意

3號:同意

4號:不同意

5號:同意

【設定框架】

考生若見題目的設定非常廣闊,沒有顯而易見的討論點時,先設定討論框架十分重要,既可令往後的討論不至失焦,亦可加深考官印象,彰顯個人思慮周詳。設框架這任務通常由1號同學擔當,是次討論中1號同學處理甚佳,值得參考。

﹝1號及4號首輪發言節錄﹞

1號:首先我來定義什麼是一盤散沙,一盤散沙是指自私、不團結,人們面對困難時沒有共同意識解決問題,而我很大程度上認為這句說話是不恰當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不論以前或現在,都有很多例子告訴我們中國人是很團結的,面對困難時都有意識共同面對,即使是「散沙」,也只是暫時性質;第二是中國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教育人們要愛國家、親人及自己;第三是這句說話存在着偏見,不同人會受媒介的不同影響,看到不一樣的中國文化。

4號:我不同意中國人是一盤散沙,之前同學定義散沙是不團結、不注重集體精神,但中華民族是講求民族精神的,例如(中國)舉辦奧運會這些盛事,大家都有民族自豪感。散沙是沒有亮點的,但中國各少數民族都有不同的風土人情,有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像滿天繁星,非一盤散沙。

■教師評語﹕涵蓋寬闊 能分層次討論

朱老師稱讚1號同學是眾多考生中表現最好的,因為她設定的討論框架寬闊,涵蓋中國傳統文化、時間及偏見3方面,能分層次討論,而不止是單一列舉事例。鄭老師亦讚揚4號同學「滿天繁星」的比喻十分好,「若再加以演繹,可以說明中國各民族的文化百花齊放,可惜同學沒有再加以用列舉例子拓展,無以為繼」。

【引用事例】

「爭議題」中,列舉事例引證論點可說是考生的奪星「方程式」。可是考生必須留意,所引事例須緊扣題目,部分考生只懂把事例死記硬背,或胡亂引例,反而得不償失。

﹝節錄﹞

2號:子曰:「臣不可不爭於君,子不可不爭於父(編按:應為「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一家人相處中總有爭拗,有時需指出對方的不是。在中國人是一家人的情况下,同胞之間有文化差異,如有同胞教育程度較低,沒禮貌、衛生差,我們指出他的錯誤不是出於愛嗎?這樣又怎會是不團結呢?3號同學你有什麼看法呢?

3號:回應2號同學的講法,如果是出於愛的表現,請問為什麼爭執不是以和平理性的方法處理?「反蝗蟲行動」反令雙方關係愈趨惡劣……又例如中國發生恐怖襲擊(編按:應是指維吾爾族人的接連恐襲),有人命傷亡,他們非和平理性,是分化與一盤散沙的行為……

5號:我覺得現時中國人只為自己的利益而不理他人,好像早前的小悅悅事件,部分市民看見一個女孩受傷流很多血,倒在街上,但都不幫助她(編按:2011年佛山市兩歲女童王悅先後被兩車撞傷輾過,途經的18人沒人施救,最後一名拾荒婦人將她送院,終告不治),為什麼呢?就是基於他們自私的心態……每人都是為自己,不就是一盤散沙嗎?又或以徐老太事件為例,一位老太太跌倒,有年輕人幫助她,老太太反而控告年輕人,說是年輕人弄傷她(編按:2006年,南京老婦徐春蘭在街頭被撞倒骨折,她指認撞人者是扶起他的年輕男子彭宇。法院一審裁定彭自稱見義勇為「與常理相悖」,判他賠償)。我覺得這種行為根本就是一盤散沙,她被人幫助後反咬別人一口,那中國人不就是一盤散沙嗎?

■教師評語﹕須延伸演繹 否則未必扣題

鄭老師表示,小悅悅及徐老太的例子屬個別事件,5號同學引例後,卻未有延伸演繹這例子以反映出中國人是一盤散沙,略有不足,「討論應有大方向,再由例子佐證該方向。小悅悅事件可說明人冷漠自私,但如何說明中國人是『一盤散沙』?似乎看不到」。鄭老師指出,若考生把這事例延伸說明至現今中國人有好心非但不獲欣賞,反而招來橫禍,有如「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會較緊扣題目。

例子延伸演繹方面,朱老師指3號同學表現較好,如她反駁2號同學時,提到驅蝗行動及恐怖襲擊不是愛的表現,反而是分化了民族感情,可緊扣題目。

【善用補充資料】

小組討論的試卷包括閱讀資料,這些資料其實包含有用「貼士」,能啟發考生思路,引導考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論題,考生們有否好好利用?

﹝節錄﹞

2號:我很認同1號同學所講的暫時性,例如香港曾發生的「驅蝗行動」,只因部分香港人累積太多對內地人的不滿,才會引致這麼多行動。另外有很多例子(說明中國人不是一盤散沙),如在華東水災與四川大地震,香港人都會盡力幫助內地的同胞,這都證明我們在很多情况下十分團結……

■教師評語﹕助引導方向 擴闊討論層面

是次討論學生獲發兩則補充資料,分別為中港矛盾的新聞剪報及中國民族構成的數字資料。鄭老師表示,是次討論的方向較狹窄,只集中於中港矛盾,未提及地域文化的差異也會有歧視,如北京人歧視外省人等。

鄭老師建議同學應仔細閱讀補充資料,在討論時加以利用。如資料中有關民族構成的部分,可點出中國地大人多,各民族有不同的外貌及語言,可能造成溝通的問題,「如回族人不吃豬肉,與漢族不一樣,但中國是以漢族為主導的社會,他們(漢人)會否對少數民族採取高壓或分化的政策?這些政策可會令少數民族不滿?少數民族可會覺得是中國人的一分子?」鄭老師表示,這些都是討論的方向之一,即使考生沒有豐富的中國歷史知識,都可依靠補充資料,擴闊討論的層面。

【備試錦囊﹕語氣勿咄咄逼人】

是次討論中,有同學語氣咄咄逼人,更一時激動擲筆到桌子上。鄭老師表示,這態度絕不適宜,「這樣的確惡了點,應收斂,放緩態度,不要太『絕』」。另外,有同學在討論中沉默寡言,另一同學立即積極邀請對方發言。但朱老師表示,在討論初期不應不斷「追逼」對手發言,即使對方較沉默,也應於討論後段邀請發言。

文、圖:Virgi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