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方澤:有生成式AI 為何還要讀書
文章日期:2025年1月8日

【明報文章】新年伊始,先祝各位新年快樂、身體健康。新年討論一下新科技。近兩年生成式人工智能(AI)普及,普通人也可輕易使用。教育界不乏討論生成式AI對社會的影響、如何應用在教學和評估上,包括改進教學法、如何辨識作弊、使用生成式AI出題和批改試卷、如何令學生善用AI改進學習等。但似乎較少討論對教育界更根深柢固的影響: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

「老師,我不想努力了」

最近一年,教師們都遇上相同現象:學生使用生成式AI做功課。若學生對AI下指令的技巧拙劣,老師可以找出學生使用生成式AI的蛛絲馬迹;但倘技巧高明,便難以辨認。理念上,做功課的目的不是交功課,而是從功課中找出需要進步之處。交出不是自己做的功課,自然無法達到功用。

科技進步,對教育界本來就有一些衝擊。搜尋引擎的進步,學生會疑惑為何仍要背誦;計數機和軟件的進步,學生會疑惑為何仍需學習數學;翻譯軟件的進步,直接衝擊各類語文教學。這些疑惑固然是反思的開端,但現實上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不止是學習知識,亦包括從中培養各種技能和態度。例如背誦可以是記憶力和專注力的訓練、數學和語文是邏輯思維及表達、沉悶的學習過程是耐性與專注力;沉浸於學習人文學科,可培養學生的愛國心和世界觀。直接生成答案,略過步驟,這些能力和態度自然不見。但培養這些能力,只能用傳統方法嗎?還是有更好方法?再進一步,我們如何教學生用AI、用什麼態度去掌握和面對新科技及新時代?這些都是需要回答學生的。

另一方面,生成式AI常有錯誤資訊,甚至有研究指出「它們」刻意說謊。若我們沒有紮實的學習,依賴生成式AI產生文章和觀點,將來如何辨別資訊真偽?誰有權威去判斷和決定生成內容的真實性?

筆者早年與學生準備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時,常觀察到一個現象:學生過度依賴網上搜尋引擎,結果常引用假資訊、維基百科和內容農場等。不少學生簡單相信網上資訊,沒有多方查證和核實的意識。故此近年教育局常推廣資訊素養,教導學生辨別和核實資訊。

誰掌握了「知識」

筆者偶爾想起科幻作品常有的橋段,由《多啦A夢》的「記憶麵包」,到《22世紀殺人網絡》的傳輸線,透過科技將知識和能力直接輸入腦袋。輕鬆掌握和產出知識,生成式AI回應了人類的長年夢想。惟再深入思考,事情似乎沒有這麼簡單:誰掌握了「輸入」的「知識」?

正如近年關注社交媒體透過演算法呈現不同的「現實」,生成式AI將會影響大眾對「正確知識」的理解。AI生成的內容,本來就建基於其數據庫、資料來源和各地法規影響。早前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內地審查AI的語言模型,確保生成內容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也有報道討論台灣正建立語言資料庫,但嘗試排除簡體中文來源的影響。有更多報道談及使用不同語言,直接影響資料的準確性、解答方向。

不難想像,最終會出現一種《1984》式的知識壟斷:誰掌握了權力,誰就控制了知識。這個威脅,可以是政府,可以是大財團,可以是科技公司,也可以是三者合流。當然,政治和財團影響教育,早已是常識,一如各地教育政策和私人教育向來都受政策制定者影響。但當生成式AI普及到日常生活,這種情况可能更隱蔽和難以察覺。我們可能不會感受到審查,直接接受了被審查的知識是「正確」,而不加思考。

倘我們相信教育不止是知識而包括技能和態度,就要及早思考當生成式AI可直接交出答案時,教育有什麼功用、用什麼形式、如何培養我們希望下一代掌握的能力。若我們相信知識和思想是自由的,就不能不警惕生成式AI背後的知識壟斷。我們準備好迎接新時代了嗎?

作者是教育及時政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田方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