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季僅推曾流標東涌住宅地 年度賣地收入暫40億 甯漢豪:不能只靠賣地支撐開支
文章日期:2025年1月8日

【明報專訊】隨着整體市况疲弱,過去一兩年發展商投地意欲低,政府推地亦繼續採保守態度。發展局長甯漢豪昨日公布本季度(1至3月)賣地計劃,季內政府僅推出一幅住宅官地招標,為2023年曾流標的東涌第106B區地皮,而2024/25年度迄今,政府整體賣地收入約40多億元,她並稱近年經濟環境說明,政府不能夠純粹依賴地價收入支撐開支。有業界人士稱,本年度賣地收入為2003/04年度後新低,相信在現時氣氛下,2025/26年度賣地氣氛仍未有明顯復蘇迹象。

料供745伙 較之前多八成

資料顯示,今年度政府迄今只成功售出兩幅位於沙田小瀝源的地皮,共涉約16.4億元。甯漢豪昨日說,據網上公開資料,2024/25年度迄今,政府整體賣地收入約40多億元。雖然賣地收益遠低於預期的約330億元,不過甯漢豪稱,近年經濟環境說明,政府不能夠純粹依賴地價收入支撐開支,而賣地收入是市場行為,政府不能為爭取賣地收入而定不符合市場狀况的地價。她又說,賣地收入雖然重要,但亦不是政府最高的收入來源,政府仍有薪俸稅及利得稅等收入,佔比都較賣地收入高。

全年料8340伙 僅達標63%

除了賣地收入為近年新低外,甯漢豪稱,今季政府亦僅推出東涌第106B區住宅官地,預計可提供約745伙(較之前大增逾八成),連同期內市建局將推出旺角山東街項目,預計可建約340伙,以及兩個私人發展/重建項目可提供約13伙,第四季預計共提供約1100伙,總計2024/25年度4個季度可提供約8340伙,為今年目標約63%。不過她補充,過去4個財政年度,土地供應較原先目標共超出約1.2萬伙。

對於市場建議重推「勾地」制度,甯漢豪認為,政府於1999年引入勾地制,令主導權落入發展商手上,但政府應保留賣地主導權,如現時推勾地制,則與原意背道而馳,即使雙軌並行亦擔心為市場帶來混亂信息,但政府在推出土地時仍樂意聽取發展商意見。

業界:短期供應增 減賣地合適

萊坊執行董事、大中華區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方耀明指出,本年度賣地收入是自2003/04財政年度後的新低,主要反映市况低迷,發展商因應買樓情况調節投地取態,而現在賣地表當中餘下的土地,相信較難售出,政府如果推出一些市中心、規模較細的地,發展商會有興趣。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則認為,本財年賣地計劃可建單位數目連跌3年,不單比起去年大減約45.9%,更比2019/20年度12,198伙低位跌超過三成,為自政府於2010/11年開始主動推地以來的15年新低,反映政府審時度勢,在短期供應大增下,減少賣地是合適做法,亦有助增加市場的信心。

有指不景氣 料明年度仍未復蘇

對於未來賣地收益,普縉總監(估值及諮詢)李雋傑指出,過去一年市場飽受地緣政治及高息環境帶來的資金及經濟影響,樓市回調屬可預期內,而現時市况不景氣,相信政府賣地土地收入於2025/26年度仍不會有明顯復蘇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