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粵港澳外國遊客均回升 大灣區合作可再下一城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24日

【明報社評】旅遊業帶動零售、酒店、食肆等行業,對經濟發展有所裨益。今年截至11月來港旅客超過4000萬人,增長34%。廣東省前三季入境旅客達到5300多萬人,增長73%。旅遊收入增長也為政府庫房帶來進帳,但外來旅客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的效益,比中國人自己來說,更有說服力。目前香港和廣東的外國遊客均有回升,對經濟和中國形象都有好處,非但不能自滿,更加要精益求精,粵港澳若能聯手統籌,合作在外國做協調的宣傳,無論對提升旅遊收益,以至講好中國故事,都能起到如虎添翼之效。

外國旅客增幅高於整體

明年是否持續有待觀察

香港截至10月的數據,非內地旅客增長53.5%,來自東南亞等地的短途旅客增長更達到66.8%,來自英美等地長途旅客也有58.9%增長,但部分原因是去年的基數很低,明年是否繼續保持這個增幅,有待觀察。

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外籍人員進出國境有1646萬人次,雖然同比有50%增長,同樣有去年基數低的因素,還有相信當中很多是外籍華人的關係。

外籍旅遊人數無論多寡,或者是否外籍華人,如果單從帶來經濟收益角度看,只是市場分割問題。但目前國家以至香港對於促進旅遊業,還應該加上一個通過旅遊人士,講好中國故事和講好香港故事的目標。

講好故事不能視作政治宣傳任務,為何中國有名山大川等自然風景名勝,也有萬里長城和西安古城等文化勝景,香港今年熊貓數量增添到6隻,卻未能如以前般成為大力推動旅遊業發展因素呢? 目前外國旅客雖然有所回升,但遠不及10年前外國旅客前來旅遊的數量,原因是近年西方國家對內地及香港「妖魔化」地抹黑,影響所及,從旅行社不再積極組團,媒體不再推介中國旅遊,可見一斑。

內地及香港在外國的形象被醜化,還會對中國商品出口、外來投資,以至文化交流等帶來打擊。所以,必須從多渠道採取多種手段,澄清誤會正本清源。中央政府單方面給予免簽證或者落地簽證的國家再增加數十個,對外國旅客回升收到一定的成效,但還需要加強宣傳推廣,才能起到互相配合的作用。

香港的對外旅遊宣傳,雖然在內容上對於新增的旅遊亮點有所介紹,也能對香港獨有的旅遊資源比如故宮和熊貓,有所推薦,但手法十分傳統,未能改變西方世界對香港刻板印象作針對性的說明。香港的駐外經貿辦事處,也沒有對旅遊作突出的舉薦。

廣東省的對外旅遊宣傳,更是乏善足陳。可能原因是國內旅遊收益已經應接不暇,沒有投放資源在外國宣傳旅遊,而廣東省沒有單獨的駐外代表機構,缺乏渠道也是原因之一。

香港與廣東省聯手對外宣傳,這個想法與潛在效益,提出已經20多年,但實際有效行動欠奉。香港旅遊發展局與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網頁,都有互相介紹的內容,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於珠海和深圳的旅遊點介紹,可以說是十分精美而且到位,但還差相互關聯的部分,比如介紹外國旅客在深圳落地簽證的要求與手續,十分詳盡,就差一個,就是從香港機場到深圳是可以如何便捷。

粵港相互介紹惟缺聯繫

聯合行動講好中國故事

廣東省的網頁,對於香港的「推介」,只是根據法定古蹟名單,分門別類給予一張圖一個說明的簡單介紹,有虛應故事之感,未能達到宣傳效果也是必然。

無論香港與廣東兩地的互相推介是否盡心盡力,但都給人留下「單打獨鬥」的印象,在閱覽者心目中,粵港澳三地互不相干,毫無聯繫。粵港澳要共建大灣區,各自宣傳或者獨自行動,後果必然是孤掌難鳴。

香港、澳門與廣東,各自有吸引外國旅客的地方,招徠旅客到一地旅遊只能使單獨一個地方獲益,與其吸引外國旅客單一遊覽一個地區,宣傳這個地區的天然名勝、文化產業及娛樂飲食,倒不如宣傳三個地方各自的吸引點加起來成為一個更豐富的地區旅遊資源,而三個地方都有為對方號召之處。

粵港澳三地聯合宣傳,不但要做到互相推薦以及形成地區觀念,還可以一個主題聯繫三地,比如嶺南畫派粵港傳承生生不息、嶺南地貌一脈相連、港粵飲茶共同特色等等,以主題加行動到外國宣傳,帶同文化學者去講解,帶同廚師去同場觀摩示範,把大灣區的特色,以地區整體呈現在外國旅遊市場,把外國旅客帶到大灣區這片溫馨的熱土來。

講好中國故事和講好香港故事,兩者之間不但沒有互相排斥的關係,反過來有相互印鑑的作用。外國旅客對香港留下深刻印象,必然會聯想到回歸後的香港之與眾不同,外國旅客對內地有良好印象,也會更加樂意與香港有經貿往來或者文化交流,反之亦然。聯合對外宣傳的目的是為了把外國旅客招進來,觀摩消費娛樂之餘,讓他們回到各自的國家,為我們講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

■歡迎回應[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