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無需求 地形成挑戰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22日

【明報專訊】基於先天條件,智慧農業還無法覆蓋所有場景,對相當一部分中國農民來說,也顯得過於「超前」。

河北石家莊地區一名王姓村民對本報表示,村裏用無人機噴農藥較普遍,但其他自動化的成本都太高。而且當地各戶農民地塊分散,「人們各管各的,公司來了不可能跟每一戶都簽個約,人多了事也多、麻煩」。王說,「自動化系統是好東西,就是對我們這種散戶來說沒必要。」

「樂活」的林子鈴提到,智能水肥系統的裝配對農場有一定規模要求,而無人機故障率、配套服務點普及度,也會影響農戶使用意願。例如飛播(無人機播種),「原計劃兩小時播完,中途種子卡住了,需要花費清理卡點等等的時間,這時候可能請工人來就已經幹完了」。因此,許多小規模家庭農場,對成套的智慧農業設備尚無需求。

此外,飛播要求土地較為溫暖,否則種子發芽難度大,相比之下溫室育秧可以「搶」到更多農時。「比如東北土地生育窗口可能只有120天,農作物生長也需要120天,只能提前育好秧苗,土壤一解凍就下地。」林子鈴說,「所以政府在推飛播的同時,通常還是會同步做插秧的方式。」

從地形看,自動化種植在平原較易實現,山區經濟落後,且農田分佈零散,連機械化操作都是挑戰。山東臨沂山區農村的楊女士對本報表示,自動化目前成本過高,農民個人還無法負擔,家鄉所在山村不可能投入自動化。

與「樂活」合作的雲南咖啡莊園,咖啡樹種在山坡,每個台面僅半米寬,採摘、除草難以適配機器,「都沒有它落腳的地方」。游昊程說,即使有機器可以作業,也要靠人帶它「下台階」,電池、物料的補給亦很困難,「現有技術不一定能解決所有的地形,能解決的情况下,農民不一定願意出這個錢」。

「騰」出來的農民何處去?

另一方面,中國農村有2.8億勞動適齡人口,智能化後,「騰」出來的農民要幹什麼?是執政者無法迴避的考題。

(中國故事 科技生活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