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辦教育展 稱兩校合併非良策或「攬住一齊死」 聖公會倡跨區重置學校紓收生危機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5日

【明報專訊】本港四大學校議會前天起一連3日在亞博舉辦第二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參展學校涵逾370間中小學、幼稚園及大學。「香港聖公會教育展」昨亦一連兩天在會展舉行,逾150間屬校及機構參與,為聖公會辦學173年以來首次。聖公會教育總幹事郭始基接受本報專訪稱,辦展目的是展示聖公會辦學理念,不為招生。香港近年面對學童人口下降,郭稱是全港的共同問題,黃大仙及葵青學校較嚴重,倡教育局提供途徑鼓勵有收生危機學校交出校址,遷往生源充足區域,跨區重置新校舍,助學界應對挑戰。

明報記者 鄭律銘

「聖公會教育展」全部屬校均有參展,包括32所中學、59所小學及49所幼稚園及幼兒園,以及旗下社福機構、出版社、神學院、檔案館及香港大學學生舍堂聖約翰學院等。

稱辦展為言辦學理念非為收生

據教育局今年4月向立法會提交數字,推算未來5年中小學學齡人口會由今年4.96萬跌至2029年3.15萬,跌幅料逾三成半。被問到辦展目的,郭始基稱非為處理「收生問題」,亞博館昨同期亦有教育展,如為招生「到那邊會更方便」,而非自行辦展。

郭表示,辦展為展示聖公會辦學理念,聖公會早年辦學因社會需要,照顧不為社會接納的孤兒、混血兒,並為女生提供教育。郭形容,此刻香港學額可說是「很足夠、甚至現時是超過」,在人口收縮下須重新檢視社會對教育需求。他認為除重視學生學術成績,更重要是提供價值教育,讓其得到豐盛生命,面對人生甜酸苦辣。

他說,學生由幼稚園到中學畢業有15年,但未必一定升讀聖公會學校,他們希望為學生提供連貫、延續的教學理念,故設展讓家長學生認識其學校及附屬機構。

黃大仙葵青較嚴峻 深水埗多新邨生源足

要實踐教育理念,學校是重要載體。郭始基回應提問時稱,目前收生不足是「社會大家同樣面對的問題」,而導致縮班或令教師軍心不穩,有經驗教師離職,則會影響教學質素。他形容,收生不足較嚴重的包括黃大仙,葵青區亦「開始有問題」,收生不足主要與人口結構有關;深水埗區有不少新建公屋,聖公會當區5所學校均生源理想,同區其他學校亦無問題。

合併難解生源問題 亦難融通兩團隊

面對學童減少,郭始基認為,合併學校非理想及長遠之策。他舉例,A校及B校同因「老區」區內學童減而有殺校風險,即使將A校師生搬到B校,生源下降的根本問題仍在,學校仍難長遠生存,合併後只是「攬住一齊死」。而兩所學校團隊各有特色,合併後如何融通兩個團隊、保留兩者優點亦有困難,「做到一邊、犧牲另一邊不理想,我覺得始終不是好方法」。

面對挑戰,他認為教育局有需要檢討既有建校政策,建議容許收生不足學校團隊遷往新區,原有校舍用地則交回政府作其他公共用途。他說,學校設置要與區內人口匹配,舉例皇后山近年有不少居民新入住,學童有上學需要,學校配套卻滯後,跨區遷校方案則可疏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