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沛賢:淺談一小時無償工作的利弊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4日

【明報文章】最近社會福利署擬要求健全的失業綜援受助人定期做義工,直至覓得有薪工作或重返主流教育。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表示,健全的成年綜援受助人應有能力工作,政府不希望他們領取綜援後跟社會脫節,因此社署提出這項建議,期望他們與社會有交接點。

此做法引起社會討論,不外乎評估一小時無償工作的意義何在。事實上要實行並不困難,只要去社區中心協助舉辦活動、管理人流、派發物資或做清潔工作等,只是簡單工作或服務。關鍵是最終如何幫助領取綜援者的未來生涯。

健全失業綜援者做義工 好處良多

按社署規定,現時15至59歲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除有合理原因不能工作,例如就學、照顧幼兒、殘疾家人等,否則必須接受就業支援服務。在服務中,他們須與非政府機構個案管理人員會面及持續求職。此服務將於明年9月完結,社署擬以試驗形式推行新的「失業受助人士支援計劃」,為期兩年,取代原有服務。新計劃下,15至59歲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每周參與一次由營辦機構安排的無償工作,每次至少一小時;違反規定者及其家庭將被停發7日綜援金額。

根據統計,現時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中,約1.6萬是健全成年人,其中約6000人屬50歲以下,約5000人年齡介乎50至60歲,60至64歲則有5000多人。逾半受助人年齡介乎50至64歲,當中不少人因學歷及技術水平偏低,就業能力似乎相對較弱,新計劃冀能令他們定期參與工作,在職場與人接觸、合作,逐漸培養工作習慣。

不能否認讓健全失業受助人做義工好處良多,可以貢獻社會,而且多接觸社會能夠令他們有更大動力找工作,也對社會有合理期盼;年輕的則可以重返校園,這是最理想的,然而仍要考慮最終不能達至就業或就學的原因。

社會認為現有部分失業綜援申領人一直沒尋找工作或讀書,希望受助人在新安排下與社會有更多接觸,重拾自信,更易尋找工作。然而不少申領人並非沒有尋找工作或讀書,他們很多時會遇到不同困難,例如身體轉差但又未至於傷殘,體力未能應付工時較長的全職工作,市面上又無工時較短、適合他們的工作,只是能力上跟市場無法配對,而被認為是失業。

部分措施執行上反成求職阻力

在現今社會,私人市場招聘時除了考慮學歷及經驗,更會考慮求職人年齡。而這些被認為是失業的申領人,年紀大已是他們求職的首要障礙,更難要求他們能在私人市場尋找工作。筆者建議政府在處理就業支援服務時,更應考慮有關工作能否讓申領人持續工作下去,而不會被公司因其年齡而造成裁員藉口。

現有綜援的一些設計原意雖好,惟實際執行時反成為受助人重返職場的阻力。例如「豁免計算入息」安排,在符合入息金額限制下,受助人不會因工作入息而遭扣減綜援金;但不少言論指獲豁免的入息金額不算高,誘因不大,以致受助人在權衡利益下,仍選擇不就業。筆者觀察到綜援申領人並非不願工作,而是礙於入息金額過低。長遠而言若政府欲減低申請綜援人數,鼓勵他們自力更生,除了推出新支援計劃,亦可適時檢討現有豁免計算入息金額或豁免計算方法等,以便在鼓勵受助人重投勞動市場方面,做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有意見提出申領人可在關愛隊服務,政府表明現階段不會考慮,認為兩者不相同,關愛隊是社會上有能力的人願意付出自己時間、資源幫助社區。然而若一小時無償工作亦能納入關愛隊服務,申領人同樣是付出自己時間及勞力幫助社區,也能夠使申領人了解關愛隊工作;關愛隊隊員可同時工作及兼顧關愛隊服務,也可對申領人帶來正面影響,提高尋找工作的動力。

作者是屯門區議員、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馮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