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強勢回歸首嘗挫折,司法部長人選蓋茨(Matt Gaetz)捲入性醜聞,獲得提名8天後便落馬。特朗普贏得大選後迅速籌組執政班底,包括蓋茨在內的多名人選,皆顛覆美國傳統政治認知。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積極擁護特朗普的民粹政見,主動為其擔當政治打手,但卻缺乏令人信服的專業施政背景。特朗普對所謂「深層政府」(deep state)抵制施政一直深信不疑。「特朗普2.0」用人唯親不重才,預示他未來4年對付「深層政府」的力度,勢較其首個任期有過之而無不及,蓋茨提名夭折只是「飯前小點」。
現年42歲的蓋茨擔任佛羅里達州聯邦眾議員時已是惹火人物,去年10月他發起投票,與民主黨聯手罷免同屬共和黨的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麥卡錫指蓋茨公報私仇。蓋茨曾被眾院道德委員會調查,起因正是涉嫌與未成年少女性交。司法部長任命需經參議院投票確認,特朗普上周四(21日)致電蓋茨,告知他無法得到足夠支持,蓋茨隨後宣布退出提名。
性醜聞拖垮司法部長人選
美國優先跨不過操守關卡
司法部長是美國聯邦政府關鍵職位,從一般政治常識理解,蓋茨不僅德不配位,也明顯缺乏相關專業資歷。他雖然是律師,但只有兩年私人執業經歷,未曾在司法系統任職,又因性醜聞被司法部調查了3年,對其充滿敵意。相比之下,特朗普新提名的司法部長人選邦迪(Pam Bondi),除了曾擔任其律師團成員,也當過佛州總檢察長,擁有至少20年檢察官經驗。雖然兩人同為忠實支持者,但特朗普首選個人污點明顯的蓋茨,而非紅褲子出身的邦迪,最合理的解釋是,他希望利用像蓋茨這樣具顯著「反叛」意識的人,來落實他早已提出的「抽乾華盛頓沼澤」大計。
特朗普揚言要打倒「深層政府」,劍指掌控美國政府實際運作的官僚系統。司法部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多次跟他對着幹,是特朗普眼中「深層政府」為禍至深的部門之一,而他若想在移民、環保、醫保、槍械等領域兌現競選承諾,又需要司法部長保駕護航。蓋茨與特朗普同聲相應,其忠誠度又已得到認證,正是用來攪動局勢的理想人選。霍士新聞主播海格塞斯(Pete Hegseth)獲提名擔任國防部長,也是出於同一邏輯。
現年44歲的海格塞斯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但未擔任過高級軍官,也缺乏在五角大樓工作的經驗。然而,他堅決反對軍隊內部左翼思潮,反對女性參軍上前線,與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相契合,其身上的十字軍紋身則顯示他有極端右翼思想傾向。美國國防界早已吃過特朗普亂下政令的苦頭,對未來可能由一位缺乏相關經驗且思想偏激的人士掌舵,自然罵聲四起。上周三,加州一個檢察官辦公室發表報告,指控他性侵一名女子,海格塞斯會否重蹈蓋茨覆轍,成為新的焦點。
特朗普亂點鴛鴦的提名爭議,還包括反疫苗的衛生部長人選、炫耀射殺寵物犬的國土安全部長人選、被形容為「俄羅斯間諜」的國家情報總監人選等等。主流輿論質疑特朗普用人離經背道,但在特朗普眼中,他們都是「美國優先」鬥士。這一準則貫穿他的點將榜,即使一些看似較為「正常」的提名,例如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能源部長萊特(Chris Wright),也分別服膺特朗普減稅及放寬金融監管、大徵關稅及大力開採化石燃料的主張。
kakistocracy爭論再現
政治文化大戰山雨欲來
特朗普首次掌權時,受共和黨主流力量制約,無法完全按自己意願行事,執政4年內多個內閣職位發生「炒人」或「劈炮」風波。如今他汲取了教訓,也顯示出比8年前更強大的政治能量。然而,他用人唯親不重才的做法,同時也埋下了政治鬥爭的隱患;內閣官員缺乏獨立決策意志,盲目跟隨特朗普,也將增加政策失敗的風險。
相比起一眾畢恭畢敬的「川粉」(特朗普又譯川普),科技巨頭馬斯克(Elon Musk)可謂「特朗普2.0」團隊的異數。大選期間,馬斯克在游離州舉行每日百萬美元抽獎為特朗普催票,特朗普在選後投桃報李,委任他領導「政府效率部」。馬斯克聲言要大削政府開支,減省2萬億美元,相當於三成聯邦預算。他還高調指點特朗普人事任命,張揚作風引起特朗普身邊一些老臣子不滿。雖然特朗普與馬斯克目前在一些政策上有共鳴,但在環保等領域的立場卻明顯相悖。這兩名自我意識強烈的人物,可以維持多長久的合作關係,實是個大問號,一旦雙方利益出現衝突,難保不會火星撞地球,不歡而散。
特朗普籌建的新執政團隊,充斥政治酬庸與反建制氛圍,多項任命皆衝擊很多人對公職人員專業水平與道德操守的認知。在此背景下,「kakistocracy」一詞再次進入公眾視野。「kakistocracy」希臘語字首「kakisto」意為「最差」,整個詞的意思就是「由最差的人統治的政府」。這個詞在17世紀已出現,但300多年來並不常用。2018年,中情局前局長布倫南(John O. Brennan)引用此詞,批評當時特朗普政府亂象,使其一度廣泛傳播。最近「kakistocracy」的網絡熱度又飈升,突顯特朗普再次引發「劣政恐慌」。特朗普的用人標準表明,他準備發動一場全面的政治與文化戰爭,既劍指主流建制勢力,也反擊美國主流輿論所倡導的進步價值觀,然而當他試圖構建一個圍繞自身利益的共同體去「抽乾沼澤」,實際上卻是製造了另一個沼澤,進一步加劇美國社會的分裂,以及政治的極化。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