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師會75周年特刊 高浩文:普通法制容港向外看 李國能:大狀適者生存 須衛專業價值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今年慶祝成立75周年的大律師公會出版紀念特刊,獲多個法律界巨頭撰文。終院首任首席法官李國能提到,大律師須在變化中「適者生存」,如何以前瞻及動態方式適應變化則是一項挑戰,但同時強調,大律師專業必須堅定不移維護專業的基本價值。高院原訟庭法官高浩文則說,香港近年有時「向內或向北看」是可理解,但提醒香港強項之一是本身的普通法法制,容許香港可有更廣闊、向外看的視角,與國際上其他司法管轄區互相影響。
明報記者 林勵
大律師公會的紀念特刊獲歷任3名終院首席法官、現任法官、兩任律政司長及公會歷任主席等人,以英文撰文論及法治及法律界議題。在回顧公會歷史部分,也簡要提及公會2002年回應《基本法》23條立法諮詢,以及回歸歷年來公會會員4度分別因人大釋法及《逃犯條例》修訂而參與靜默遊行。
多篇文章提到香港和業界的變與不變。李國能以「改變的挑戰」為題撰文,提醒任何專業不能自滿,尤其大律師均在不斷發展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環境下運作。他指出,大律師公會領袖及會員要以前瞻及動態方式,適應及管理變化,又引用提出「進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說法,「非最強者或最有智慧者生存,而是最能夠適應改變者生存」。
李官強調,大律師須繼續堅定不移維護專業的基本價值,包括忠於法治、獨立的法院,並確保公義一視同仁。他寄語要繼續吸引有能力的新血入行,令大律師行業保持活力。
高:某些範疇變 要學新法新科技
加入原訟庭前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的高浩文則提及,經歷2019及2020年事件,法庭一般而言雖「一切如常」,但某些範疇有改變,「在並非不尋常的情况下,大律師和法官要學習、辯證及運用新的法律(new laws)」,同時學習使用新的科技,例如遙距聆訊。
話鋒一轉,高浩文說香港有時「向內或向北望」,他提醒香港優勢之一是有別內地的普通法法制,此點也獲中國及香港特區最高層確認。高浩文續說,普通法除保障港人享有權力和價值,也幫助香港與國際間的司法管轄區接軌,彼此互動、影響及獲益。
高浩文指出,普通法地區之間的互動並非單向,香港可參考外地、外地也可參考香港,而海外地區也有繼續引用香港案例,「至於制度範疇如何能切合個人或不同社群,則有空間容納不同意見」。
陳文敏稱教師應容學生犯錯
唯一一位名譽資深大律師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則撰文回顧教學生涯,他說難以比較不同年代的法律學生或律師,做法也不公平,因每個年代都有好和不那麼好的學生和律師。他表示,當年歲漸長,容易忘記自己也曾一樣理想、浪漫、衝動和不成熟,作為教師要引導及支持學生,容許他們犯錯,「有些大學領袖視學生為製造麻煩者,甚至暴徒,令人難以置信地準備訴諸紀律或刑事檢控,實是令人痛心」。
杜淦堃信大狀是使命非止生意
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則稱,香港25年在社會、經濟及政治環境重大改變,一些新挑戰屬香港獨有,有些挑戰同時見於其他地方。他強調,獨立的大律師專業保持不變,公會會員也堅信大律師行業不止是生意,而是一份超出個人或界別的使命和責任。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