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打造國際教育樞紐 政府需要多管齊下
文章日期:2024年10月10日

【明報社評】政府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教育局長蔡若蓮形容,未來10年是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機會,當局將積極宣傳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以教育樞紐吸引人才,已成為國際趨勢。放眼世界,不少先進國家都有制定相關發展策略。香港是唯一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有條件以頂尖高等教育服務,吸引內地及海外學生,令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匯聚高地。政府應全力支持本地各大院校提升實力,開拓更多元化的海外生源,除了擴大非本地生名額,亦須從產業政策、科研基建等層面入手,營造一流的學術及發展環境,設法吸引和留住五湖四海人才。

坐擁5間百強大學

具備教育樞紐條件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簡稱THE)公布2025世界大學排名,本港5間大學躋身全球百大,港大排名最高,位列35,與去年一樣;中大躍升9級排名44,首度躋身五十強。其餘3間百強大學,包括科大(66位)、城大(80位)及理大(84位)。若連同排名介乎250至300位的浸大,本港今年首度有6所大學躋身前300名。「THE世界大學排名」涵蓋全球逾百地區逾2000間大學,排名參考多個指標,包括大學的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化程度等。它跟「QS世界大學排名」,都是較受國際注目的大學排行榜,雖然評分標準及客觀度常有爭議,排名本身也不代表一切,但兩榜皆有5間香港大學躋身百強,始終是對本港高校水平的一個肯定。

香港彈丸之地,卻有5間世界百強大學。放眼世界,沒有第二個城市有這麼多百強大學雲集,香港絕對有條件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其實早在回歸初期,特區政府已有類似的願景。2004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便提出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教育樞紐」,透過推廣本地教育服務,吸引非本地學生來港就讀,以及在畢業後留港工作,充實本地人才庫,可惜政策並未得到貫徹,到頭來仍是靠各大院校自行努力,香港也白白錯過了不少發展機遇,浪費了不少光陰。根據本地智庫所做的研究,2020年本港教育產業只佔本地生產總值1.4%,遠低於澳洲(5.2%)、美國(5.6%)和英國(6.3%)等主要教育服務出口國。

香港需要升級轉型謀發展,以頂尖教育服務凝聚全球人才,是彌補本地人才缺口、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策略,中央也期望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聚集高地,發揮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去年《施政報告》,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要將香港建設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具體措施包括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由佔20%倍增至佔40%;擴大獎學金計劃,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名額五成,以及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3年內增加資助大學宿位逾1.3萬個,以及支持自資專上院校提升校舍;致力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加強合作,通過區內共享資源和產業聯動提升協同效應。

特區政府表示,境外來港學生遍及逾百地區及國家,然而內地學生佔大多數,也是不爭事實。現時各資助專上院校合共有2.3萬名非本地學生,當中約68%是內地生,其餘依次是韓國、印尼、印度、大馬學生等;至於歐美地區,由於當地高等教育機會較多,負笈香港的學生大多為研究生。香港要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必須積極開拓生源,務求更加多元化。教育局長蔡若蓮昨天出席本地大學校長論壇,強調政府會跟8間資助大學聯合成立的「大學校長會國際化小組」加強合作,積極宣傳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

加強科研基建爭學者

加快產業發展留人才

香港擁有「背靠國家、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大學教育環境也相當國際化,對東南亞尖子學生有一定吸引力;即使在西方世界,相信很多年輕人也意識到,國家未來需要更多了解中國的人才。這些都是香港吸引海外學生的賣點。另外,本地自資院校一些課程如果符合水平,當局亦可考慮放寬招收內地、澳門及台灣(MMT)學生的比例,與八大現時的四成限額看齊。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香港要吸納世界各地精英學生,不能單靠提升收生上限、增加宿位,又或加強宣傳多辦博覽會,特區政府必須全力協助本地大學提升實力,吸引更多國際知名教授來投,自然能夠吸引更多優秀海外學生負笈香港。

吸引國際頂尖學者來港,除了優薪厚祿,更重要是有空間讓他們繼續做研究。當大學想興建重量級基礎科研設施、為海外學者提供宿舍,竟也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及阻力,試問又怎樣吸引更多有分量的學者來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應制訂科研發展政策,與大學及商界共商如何支持大學提升科研設施,此外亦要設法加快推進「產學研」合作,盡快扭轉新興產業發展滯後的情况。說到底,香港力爭成為國際教育樞紐,不單是為了多一門高等教育產業,還希望可以充實本地人才庫,要吸引更多海外人才畢業後留港發展,當然要有良好的產業生態,讓他們有機會一展所長,政府有必要在「搶企業」和扶持新興產業方面繼續努力。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