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行政長官李家超前日發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其中關於民生方面的政策,筆者將從以下3個角度分析︰(1)公布的政策和措施,是否符合市民期望?(2)對市民的生活,有什麼實質幫助?(3)展望李家超未
【明報文章】近年,全城不分政治立場,陷入一種被新加坡「爬頭」的自卑情結,它比個人的自卑感更複雜,有人焦慮不安,有人失落之餘,又帶點幸災樂禍的心態(「睇你政府點死!」)。最近英國智庫Z/Yen和中國發展
【明報文章】新加坡較往年提前在11月2日至4日舉辦「金融科技節」,有與香港金融科技周「搶客」之嫌。根據「香港金融科技周」最新網上議程,香港的主要峰會集中在10月31日及11日1日舉行,似乎與新加坡錯開
【明報文章】《外交政策》雜誌 (Foreign Policy)近日刊登Liz Truss's Britain Is a Morbid Symptom of the World's New Era一文,
【明報專訊】距離本地首家虛擬銀行開業至今已逾兩年多,8間虛銀莫不積極「既爭客人又爭存款」;惟翻查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本港整體銀行總存款增長0.35%,但8家虛銀存款卻反要倒跌0.1%,個別虛銀存款更出
【明報專訊】政府現時為居於內地大灣區城市的香港居民提供醫療支援,包括前年11月起推出「特別支援計劃」,委託港大深圳醫院為已預約醫管局指定專科門診或普通科門診覆診的慢性病患者,提供受資助的跟進診症服務;
【明報文章】近月本港樓價跌勢轉急,只要打開各大報章地產版或社交媒體,一提起樓市,「劈價」、「見血」、「蝕讓」、「移民盤」等標題不絕。從差餉物業估價署9月底公布最新數字可見,8月本港私宅售價指數報368
【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日表示,約200名銀行家或財金領袖將於11月初一連兩日來港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英倫銀行前行長卡尼(Mark Carney)、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匯控及渣打等多間
【明報專訊】中美關係陰晴不定,12名將在金融峰會發言的國際金融機構代表中,7人來自美資傳統大行。其中,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范潔恩(Jane Fraser)上周有份在美國國會聽證會確認,若中國大陸攻打台灣
【明報文章】為了回應聯合國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的《巴黎協定》及國家政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將碳中和納入施政報告,並於去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力爭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為推動可持續發展作出貢
【明報專訊】在商界壓力及區內競爭對手陸續「開關」下,港府昨日宣布下周一(26日)起放寬多項入境安排,包括取消2020年12月起實施的酒店檢疫安排,改以「0+3」的3日醫學監察,抵港首7日須隔日接受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