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In February 1972, US President Richard M. Nixon visited China.
【明報專訊】Maoist Laughter 提到毛澤東主義者高度留意敵人的笑聲。他們認為資產階級敵人的笑聲異於無產階級。1962年《紐約時報》其中一號刊登了新任駐日大使 Edwin Reischaue
【明報專訊】文字獄,讀過中國歷史的都知道是什麼。憑文字當然可以誅心,但笑聲呢?在現代中國政治文化原來也扮演重要和獨特角色。王安石有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新中國連笑聲也可以除舊歲呢。
【明報專訊】聽了13集節目,大家應該都對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了解多了,讓我們重溫基本格律。就以第96首為例,頭兩句運用了排比或對句(Parallel),Some say thy fault is yout
【明報專訊】詞彙運用得宜,可委婉表達對某事物的感受。莎士比亞的詩作用字語帶雙關,其意甚妙。若讀者有留意早前節目,例如已介紹的第24首十四行詩,便可見莎翁透過曖昧模糊的詞彙,表達對友人愛慕之情。Mine
【明報專訊】比喻可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最常見的修辭技巧,分為明喻、暗喻兩種,而暗喻或隱喻要用得好,作家須有更高藝術造詣。重溫一下,本體是要描繪的對象,喻體為與本體相似的事物或概念。
【明報專訊】莎士比亞以人體器官隱喻結構相似之物,人體隱喻將人類身體或其感官聯想或投射到其他抽象或陌生的概念,借助語言和意象捕捉和隱喻內心體驗,令讀者更能通過感官切身感受作者的情懷。
【明報專訊】莎士比亞常以大自然的意象抒發情懷。「意象」的意思是作者以客觀景象表達主觀情感,例如以晶瑩的冰雪比喻忠貞高尚的品格、以月亮比喻思鄉之愁等。
【明報專訊】第29首十四行詩中第1至2行 When 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men's eyes/I all alone beweep my outcast
【明報專訊】在第23首十四行詩中,詩人形容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演員,在舞台上忘記台詞,不懂如何以言語示愛。莎士比亞的互文性在他的悲劇《馬克白》可見,馬克白夫人自殺後,馬克白眼見巫婆的預言應驗,深感自己的
【明報專訊】莎士比亞的互文性於第129首十四行詩可見,精湛在僅僅十四行字間竟可概括12齣莎劇,頭12行每一行對應一齣戲劇的主題。第1行「幽靈耗費精力於一群可恥的廢人」總結《雅典的泰門》(Timo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