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考題:鴨洲人 口述歷史
文章日期:2019年5月10日

【明報專訊】鴨洲位於新界東北,因小島外形像一隻俯伏的鴨子而得名。鴨洲自1920年代末起有漁民登島居住,發展到50年代逾千人聚居,60年代經歷移民潮,居民續減,至今只有數人留守。對於昔日生活,不少受訪鴨洲人均以「艱苦但快樂」形容,例如50年代物資極為匱乏,有村民憶述當時1角可買12塊梳打餅或3粒波子糖,若糖果掉到地上,只往褲子擦一擦就放入口,捨不得丟掉;當年英國海軍路過鴨洲,村民會駕駛小型漁船出海領取物資,若英軍不慎將送贈的麵包錯投海中,居民也會撈起冲洗再吃;60年代家家戶戶晚上點起火水燈,一邊聽收音機,一邊穿膠花幫補家計。為了保存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漁護署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訪問大半生在鴨洲居住的村民、年輕時已移居英國的村民,以及曾在鴨洲漁民子弟學校任教的老師等,結集成全球地質公園首部以人文歷史為主題的書籍——《同根.同源系列——鴨洲的故事》。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