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偏遠地區育苗助學計劃
計劃簡介
名譽贊助人之話
參加辦法
體驗團相片集
相關報道
最新捐款名單
Untitled Document

愛心育苗 山區助學
粵省11所薄弱學校獲撥款修建危房 (2009年1月)

揭西縣錢坑鎮錢江學校教學樓窗戶破落,早已被列為D級危房,飭令停用。

服務802名學生的王村港中心小學,座落於人稱「吳川的西伯利亞」之吳川巿偏遠地區王村港鎮,從破舊的大門可窺見學校何等簡陋。
豐順縣建橋鎮建橋中學課室破舊,桌椅更殘缺至教人不忍卒睹。
乳源縣乳城鎮侯公渡中心小學的小孩在惡劣的環境下上課。
乳源縣乳城鎮侯公渡中心小學興建中的教學樓。

為支援廣東省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的「育苗計劃」,正展開第16屆募捐運動。過去15年來,計劃集得香港學界與市民共捐款2200萬元,撥助省內170多所偏遠地區薄弱學校修葺危房,讓內地數以萬計小同胞得以在較安全的環境下接受教育。

擔任「育苗計劃」名譽贊助人的教育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向全港師生、家長呼籲捐獻,鼓勵同學把農曆新年期間收到的部分「利市」捐出,行善助人,為國育材。他更籲請全港學校鼎力支持新一屆「育苗計劃」募捐運動,踴躍捐助,造福國內貧童。

捐款助學 行善美德

多次到廣東省不同山區考察的「育苗計劃」委員會副主席、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張志鴻校長指出,粵省普遍予人經濟發展迅速,但實際上眾多偏遠區域基礎教育資源匱乏,亟待支援。他說香港學生學習資源豐富,在能力範圍下,應樂於捐出部分零用錢助人,領略行善的樂趣。

一直支持「育苗計劃」的北角官立小學經常組團前往山區學校探訪,校長鄧愛蓮表示每次同學親身體驗時,均很驚訝遠方小同胞竟是在如斯惡劣的環境下學習,因而學懂珍惜,並繼續積極鼓動親友捐款助學。

「育苗計劃」港方發起人何國鏇校長雖已在教學前線退下多年,依然為籌款事奔走,他說原因在於認同計劃的運作理念。「育苗計劃」鮮有全數資助申請學校所需的修建款項,而只按個別情撥捐部分金額,並要求校方再向地方當局、鄉民等籌措餘款,令香港捐助者可以支援更多的貪困學校。

「村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育苗計劃」最新撥款支援的11所學校,俱座落於廣東省偏遠縣市,如揭西縣、乳源縣、博羅縣、紫金縣、吳川市等的山區,共通點是當地經濟薄弱,故即使課室破舊多時,甚至被列為危房,也缺乏資金修建,學生被迫在一個環境惡劣的處境學習。

獲「育苗計劃」資助12萬元人民幣改造教室的揭西縣錢坑鎮錢江學校,創建於1931年,現有1212名小學生;該校兩棟舊教學樓,屬杉木結構平房,2006年7月,縣質監部門鑑定其中一棟為D級危房,另一棟為C級危房,需立即停用。學校修建需款75萬元,所屬的村委會認為,「村再窮,也不能窮教育」,於是全面動員籌款,結果經過村民捐資、村幹部外引內聯向廣州及深圳鄉親募捐、透過其他渠道集資等,共籌得資金41萬元,尚欠34萬元,遂通過廣東省教育廳申請「育苗計劃」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