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AI揭子宮內膜異位症新靶點 屬常見婦科病可致經痛、不育 盼兩年內應用新法治療
文章日期:2025年1月15日
【明報專訊】經痛或盆骨痛有可能是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中大醫學院指出,本港至少5%正值生育年齡婦女受這種常見婦科病影響,可導致不育,學院最新研究利用人工智能(AI)系統作疾病基因大數據分析,識別出兩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靶點,並發現一種現有治療乾眼症的抑制劑可「舊藥新用」,有助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生長,具潛力成為新治療方案。團隊目標今年開展臨牀試驗,期望一至兩年內能用於治療。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臨牀副教授鍾佩樺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外部生長,會導致腹部不適,部分患者會出現下腹及盆腔疼痛,月經周期受影響,甚至導致不育及卵巢癌。由於成因不明,現未有根治方法,主要透過止痛方式和荷爾蒙治療減輕症狀,情况嚴重的患者或需手術切除異位組織和囊腫。
乾眼症藥可抑子宮外生長組織
研究團隊利用AI輔助系統,分析437宗子宮內膜異位症個案及216宗正常個案的基因表達;最後確定兩個非荷爾蒙類新治療靶點「環腺苷酸結合蛋白2」(GBP2)和「造血細胞激酶」(HCK)。領導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研室主任及教授黃志超補充,所分析數據不包本港,但含內地及日本等亞洲人種,具一定代表性。
黃志超稱,子宮內膜細胞依賴HCK和GBP2的功能存活,團隊透過小鼠模型驗證,當消除小鼠體內的GBP2和HCK蛋白後,發現異位內膜組織的體積和重量明顯減少,病變組織細胞的增長受抑制,部分病變組織細胞甚至死亡。他強調,結果有助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疾病發展機制,以計劃更精準有效的治療策略。
另外,團隊利用AI系統,發現抑制整合素β2(ITGB2)可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的病變組織生長,並發現一款用於治療乾眼症的抑制劑可抑制ITGB2,即「舊藥新用」。小鼠實驗證實,無論使用皮下注射或腹腔內注射有關藥物,都能有效減少內膜異位病變組織生長。研究結果已於國際科研期刊Advanced Science發表。
非荷爾蒙藥物 可減副作用
鍾佩樺說,長期服用荷爾蒙會有副作用,而新藥屬非荷爾蒙藥物 ,並可針對處理炎症情况。黃志超則表示,利用AI發現新藥,可縮短藥物研發過程和時間,今次研究歷時半年,又因有關抑制劑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可直接開展臨牀試驗;他補充,現時有關用於治療乾眼症的藥物花費約為每月1500至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