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乘基建紅利 中山「網紅地」旅業雄起 深中黃茅海打通灣區西岸 港人江門開茶記半年1變2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23日
【明報專訊】隨着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連接珠三角中部及西部的基建先後開通,帶動了西部城市的文旅發展。中山南朗街道的「網紅村」崖口村正是受惠者之一,深圳及香港遊客的湧入帶動該村旅遊業,今年集體經濟收入翻倍至4000萬元(人民幣,下同)。也有港人因看好交通便利,於江門創業經營港式茶餐廳,不足半年便開分店。
明報記者 司徒聰穎
「淡季不再淡,旺季更火爆。」崖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譚錦鵾如此形容深中通道開通後該村的旅遊。踏入崖口村的東堤市集,右邊是一望無際的海面,一排排桌椅、遮陽傘放在海岸邊,桌上還放置着鮮花等裝飾。不少遊客坐在岸邊賞景拍照;左邊則擺滿美食攤位,中間的馬路車流不斷,除了中山本地牌,還有深圳及香港的汽車。「深中通道開通後,來這邊的遊客多了,無論哪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粵B、港牌。」中山本地人戴小姐表示,「以前很多人開咖啡店奶茶店,但是開完一批很快又關一批,現在人流多了,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就多了,深中通道開通令中山發展起來,本地人才願意留下,他們的創新思維也隨之留下,就可以引入更多好的大企業過來中山發展。」
港深車湧入崖口村 集體收入今年翻倍
譚錦鵾指出,崖口村過去澳門遊客較多,現在香港遊客明顯增加,為迎接港客,村內配套亦有所完善,「最初港澳車北上,我們分不出香港牌和澳門牌,停車系統也無法識別,很易造成塞車,後來我們重新修改系統,現在可以識別兩地車牌」。 他透露,崖口村2023年全年遊客量不到500萬人,今年截至11月底已經達到548萬人,預計全年可突破600萬。深中通道帶旺當地旅遊,村民收入因此增加,「我們今年集體收入達到4000多萬,比去年翻倍,年輕村民在東堤市集、集裝箱街做餐飲,租借單車和電瓶車則以退休村民為主」。
煉成文旅流量密碼 主打年輕人棄大媽
近年來,崖口村圍繞3萬畝土地、5000畝魚塘和2000畝良田,打造成擁有稻田風情街、東堤市集、煲仔飯街等特色景點的網紅村。譚錦鵾表示,崖口村本身是純農業鄉村,走文旅路線一定要有流量,「沒有流量,搞得再好別人都不知道,也不會來」,舉例在村內開咖啡店,透過窗戶能看到一片稻田以及連片格桑花,打造成文旅打卡點,但流量需要篩選,「例如大媽團,她們幾乎沒有消費能力,左手一個麵包右手一瓶礦泉水,最後還要為她們留下的垃圾埋單,所以我們更多是考慮適合年輕人、情侶的元素,他們比較有消費力」。
深中通道的開通也吸引港人回鄉創業。祖籍江門的港人葉漢忠今年7月在江門長堤歷史文化街區開設港式茶餐廳,11月更開分店。他指出,選擇江門創業除了當地人文親切、環境舒適外,更因大灣區交通方便,港珠澳大橋及深中通道形成一小時生活圈。葉漢忠在港曾從事餐飲業,經營火鍋店和茶餐廳,他發現兩地創業成本相差10倍,江門人工及舖租等各方面更優勝,「這邊賣一個餐的價錢和香港差不多,但人工和舖租便宜很多」,「周六日單日的營業額達六七千,長假期更可以去到1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