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 Avdaliani:「後阿薩德」的敘利亞:中東新時代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20日

【明報文章】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對敘利亞之長期統治,及其家族在當地近半個世紀的政治支配,在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裏崩潰了。在此之前,多年內戰和國際干預令該國支離破碎、經濟崩潰,數以百萬計的敘利亞人淪為難民。

於過去兩個多星期,一個新成立的反對派同盟在敘利亞各地發動重大攻勢,奪回了受巴沙爾控制的城市。該組織由以往與「蓋達」有聯繫的伊斯蘭武裝派別「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 (HTS))所領導,在奪取戰略重地阿勒頗、哈馬、霍姆斯之後,最終進軍大馬士革。對這個戲劇性的轉變,敘利亞人持審慎樂觀態度,儘管未來仍然不明朗。

阿薩德倒台留真空狀態

各方爭權或加劇不穩定

類似的看法,也在主要強權之間普遍存在。土耳其、伊朗、美國和俄羅斯,都在敘利亞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於過去幾年,各方達成了某種力量平衡(balance of power)。土耳其控制了敘利亞北部的部分地區;敘國東部處於庫爾德人的掌控下;而最西北部的伊德利卜省(Idlib),則受反對派武裝力量統治。除了一些小塊地區之外,該國其餘部分由大馬士革中央政府管轄。

這種力量平衡於11月底迅速瓦解,並在12月第一個星期加快了——當時,被稱為「軍事行動司令部(Military Operations Command)」的反對派聯盟發動了閃電式攻勢。「軍事行動司令部」是一個由不同組織組成的鬆散同盟,HTS領袖喬拉尼(Abu Mohammed al-Jolani)擔當該聯盟的主要角色。HTS最近試圖跟其過去與蓋達的歷史保持距離,旨在將自身描繪成一股更為溫和的力量。喬拉尼承諾建立一個更為包容的政府,並會保護宗教、族裔團體。

阿薩德統治的突然崩潰,留下了一個真空狀態,角力中的各方爭奪權力,這可能導致進一步的不穩定。例如,大馬士革不大可能找到與庫爾德武裝合作的簡易方式,因為後者在美國支持下,一直致力將其佔據土地範圍擴展到敘利亞中部。此外,阿薩德家族所屬的阿拉維教派(Alawites;一個脫離傳統伊斯蘭什葉派的宗教組織),同樣會受到來自其他宗教或族裔團體的壓力。

敘利亞實現和平 須區域各國找到共同點

理論上,可能會出現一個更加和平的敘利亞,但要令這個情境實現,則必須在區域的主要角色之間找到共同點。土耳其、伊朗、以色列,以及距離更遠的俄羅斯和美國,須就基本前提達成一致,當中包括敘利亞領土完整、逐步重新融入中東的經濟生活。波斯灣的富裕國家,可以幫助敘利亞重返該區域的政治生活。於過去幾年,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曾有一些嘗試,惟都未能實現,而這很大程度上源於大馬士革的頑固不化。

反對派所展現的成功,可以歸因於多種因素的結合,包括巴沙爾地位的削弱及國際格局的變化動態。舉例說:一直是巴沙爾命脈的俄羅斯,在過去近3年陷入了烏克蘭問題,無法提供同等程度的軍事支持。因此隨着巴沙爾倒台,俄國在中東地區失去了一個寶貴盟友——這個盟友讓莫斯科得以投射它的力量(project its power)到遠遠超出其周邊範圍的地方,使之能夠扮演不僅僅是區域強權的角色。

伊朗須重新評估「前沿防禦」戰略

另一個導致巴沙爾倒台的因素是,伊朗受到與以色列衝突升級而分散了注意力——在該猶太國家的直接軍事壓力下,諸如哈馬斯、真主黨等伊朗盟友經歷了痛苦的轉型;儘管伊朗與黎巴嫩之間通過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供給路線,並未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害,但伊朗能夠重建其昔日影響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作為伊朗重大成就的陸路走廊如今嚴重受損,這意味着該國須重新評估其「前沿防禦(forward-defense)」戰略,而此戰略是建基於它在「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內之代理人(proxies)的運作。

無論如何,所有這些主要力量最終都要承認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並開始與大馬士革的新政治力量合作。不然,另一個選項就是新一輪軍事衝突。

(作者聯繫:社交媒體X帳戶「@emilavdaliani」)

(編者按:文章原文為英文,由本報翻譯成中文;原文可參閱「明報新聞網」觀點頁面)

作者是格魯吉亞歐洲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Emil Avdali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