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產研合併 抗衡中美電動車 最終或包括三菱汽車 有望成全球第三大車企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9日
【明報專訊】《日經新聞》報道,日本兩大汽車製造商本田(日:7267)與日產(日:7201)將展開合併談判,這宗潛在交易最終可能擴大至包含三菱汽車(日:7211),以整合資源,加強與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美:TSLA)、全球最大車廠豐田(日:7203),以及中國電動車行業的競爭。日產與本田3月才達成初步協議,準備在電動車領域合作,聯手開發軟件、電池和其他零件。本田社長三部敏宏當時已提出與日產進行資本合作的可能。面對Tesla和中國電動車廠的威脅,加上歐美需求疲軟,傳統汽車業競爭加劇,促使業界紛紛強化合作關係。
根據彭博社的數據,今年頭6個月,本田、日產和三菱汽車在全球合共賣出400萬輛汽車,儘管仍遠低於豐田賣出的520萬輛,但與德國福士(Volkswagen)(德:VOW)的435萬輛接近。倘3家車廠完成合併,將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
隨着豐田入股富士(Subaru)(日:7270)、鈴木(日:7269)和萬事得(日:7261),組成強大的汽車陣營,彭博社分析指出,本田、日產與三菱汽車的潛在交易,某程度上是一些弱勢車廠之間的防禦性合併。當前日產的危機愈趨嚴重,公司策略跟不上市場變化,在美國及中國市場也面臨困境,並在11月底宣布緊急改組,降低產能,並大幅裁員。受合併消息刺激,日產昨股價急升24%,觸及單日升幅上限。三菱汽車昨升近兩成,而本田股價跌3%。
分析:弱勢車廠防禦性合併
日產在25年前亦曾陷入危機,當時法國雷諾(Renault)(法:RNO)向其注資,並派「成本殺手」戈恩(Carlos Ghosn)助其推動改革。但日產與雷諾結盟後,雙方衝突不斷升級,最終導致日產時任董事長戈恩於2018年被捕。在日產與雷諾降低合作規模之際,日產轉向加強與日本同業合作。
《日經》消息指出,本田與日產正尋求在單一控股公司下營運,雙方將為合併交易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消息稱,本田和日產未來還會尋求將三菱汽車納入控股公司。日產是三菱汽車的最大股東,持有24%股份。本田副社長青山真二昨證實,本田正考慮多個選項,包括合併、資本合作,或成立控股公司。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致力發展電動車業務的蘋果代工商鴻海集團(台:2317),曾接觸日產汽車,希望取得其控股權。領導鴻海電動車業務的策略總監(CSO)關潤,曾是日產三號人物。《日經》指出,鴻海似乎希望通過向日產出資,獲得電動車製造經驗,並擁有全球銷售的能力,因此瞄準雷諾手上的日產股票。 雷諾正準備將部分日產股票分階段出售,而鴻海似乎打算透過收購這些股票,參與日產的經營。《日經》指出,鴻海對日產的興趣,加速了日產與本田的行動。
鴻海擬購日產 加速兩日企重組
日本多家車企目前在中國和東南亞市場面臨考驗。今年1至11月,本田在中國的累計銷量下降30.7%,日產下降10.5%。市場分析指,倘日產與本田合併,將為日產的財務困境提供短暫的紓緩。較大的經營規模,也將有助本田整合資源,為新技術進行投資。
日本車企在電動車領域銷售較弱。調查機構MarkLines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電動車市佔率居首的是Tesla(19.3%),緊隨其後的是比亞迪(16%),日產市佔率為3.2%,而本田更只有0.2%
汽車業界正加強在電動車等領域的合作,例如德國寶馬(德:BMW)與豐田在9月宣布,在電池領域展開合作。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