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聞風:中經會加碼來年部署 短長兼顧抗風險 /文:鍾鳴九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4日

【明報專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1至12日在北京舉行。北京學者稱,會議整體顯示對當年經濟形勢的審慎分析,在加碼宏觀政策力促來年經濟穩升的同時,繼續兼顧長期高質量發展的轉型調整,以抗擊短期內加劇的外部風險,保證經濟向既定戰略目標邁進。

過去一周,有關中國經濟的重要會議表態不斷。中央政治局會議、黨外人士座談會、「1+10」對話會陸續召開,有學者分析指出,在強調經濟前景仍好,以提振信心之餘,3場會議分別指向內外經濟工作重點。從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亦能判斷,「向內看」且突出短期效用,被置於更重要位置。

擴內需排先於科技創新發展

為因應外部環境新變化,相較於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的會議把「擴大內需」前置至有關「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的表述之前,置於來年經濟工作部署的第一位。中國社科院世界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分析稱,這樣的調整,反映中國高層對短期內的經濟發展壓力,認識更加清醒。隨着政策組合拳空間收緊,繼續設法做出改變。

會議指出,來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兩種表述均呈新變化,尤其後者是自2011年來首次從「穩健」轉向「適度寬鬆」。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指出,據會議內容,提高財政赤字率尤值關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背後是經濟邏輯變化的新動向。」

短期發展壓力被顯示於政策變化

除提高赤字外,會議還指出要增發長期國債,及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蘇劍認為,這是要將減少存量債務的思路,向優化債務結構轉變。他還稱,內地債務政策空間未觸及上限,政策在此施力,可見渡過短期難關的堅定決心。

「政策會加碼,但不會太『過分』。」高凌雲表示,兼顧長短期是過去兩年的重要指導原則。儘管外部風險增加,但現階段發展錨定轉型的戰略目標不會動搖,犧牲長期發展規劃利益的短時行為依舊不會成為施政主流,不過短期的經濟發展壓力已被顯示在最新政策變化上。

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會見主要國際組織經濟負責人時,再次強調對外開放及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並提及關稅戰、貿易戰。觀察人士稱,今年4月、7月、9月政治局會議,均聚焦發展中、轉型中的問題,同時對外開放也是不變的重點。

蘇劍認為,外部壓力的影響不可小覷,關鍵還要依靠中國的自主調整能力。不過,隨着未來一輪政策組合拳的壓實,落實好政策的各環節堵點仍需要關注。

文:鍾鳴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