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維之、張嘉雯、馮曉嵐:優化稅務政策 助推科創產業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11日

【明報文章】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坐落深圳河畔,橫跨香港與深圳兩地,分為香港園區與深圳園區,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通過「一區兩園」的無縫合作模式,兩地技術交流與協同發展,目標是將該區域建設成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早前香港特區政府發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標誌着香港園區的發展也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稅務政策 催化發展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政府還提供了多種資助支援企業融資,更積極招募和培育高端人才,以促進科技產業發展。然而稅務政策在創新科技發展中,同樣扮演着催化劑的關鍵角色。稅務優惠不僅能夠為科創企業提供實際的資金支援,還能吸引高端科研與產業化投資項目落戶,逐步形成一個科研集聚生態圈。然而現行稅務優惠是否足夠呢?

今年政府實施了「專利盒」稅務優惠,企業源自合資格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和軟件版權)的利潤,在符合相關條件的情况下,稅率可從16.5%大幅調低至5%。此外,政府也為在香港從事研發活動的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其合資格研發開支可享受額外稅務扣除(高達300%)。

儘管政府嘗試通過稅務優惠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但這些優惠設置要求較高,實際上能夠享受到優惠的企業數量有限。例如研發開支額外稅務扣減,要求研發活動必須由企業在港進行,沒有內部研發人員的企業往往望而卻步。即便允許企業外包研發活動給「指定本地研究機構」,惟這些機構數量有限,目前僅有39所,當中只有9間屬商業公司,其餘屬本地大學、學院及公營研發中心。可見商營機構要獲取此資格並非容易。

應考量延伸稅務優惠至深圳園區

隨着河套香港園區逐步建成,預計將有大量以科研為主的企業入駐。特區政府藉此可考慮放寬及簡化河套園區企業申請成為「指定本地研究機構」的程序,這項措施將促進河套區內外企業緊密合作,為河套區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一區兩園」概念,是以緊密交流合作方式,作為企業研發基地,香港園區的企業日後可能會使用深圳園區內的設備開展研發。然而目前的稅務優惠政策,限制只有在港的研發活動才能夠享受研發開支額外扣減。為鼓勵更大範圍的研發合作,特區政府應考量將稅務優惠延伸至深圳園區的研發支出。這樣消除政策上的限制,可增強河套香港園區對創新企業的吸引力,從而推動區域內科技創新發展。

作者戚維之是德勤中國稅務合伙人,張嘉雯是德勤中國高級稅務經理,馮曉嵐是德勤中國稅務經理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戚維之、張嘉雯、馮曉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