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互助喘口氣 劏房母尋回自己 重拾手工放下鬱結 「一個人也能為阿女創造家」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2日

【明報專訊】小嫻兩母女住在90方呎劏房,空間幾乎被灶台、儲物櫃、書桌和碌架牀填滿,但再看一眼,會發現牀邊的鈎織裝飾和枱角的植物,窗邊書桌更是小嫻親手為女兒製作。然而,她曾被這四面牆困住,鬱鬱寡歡,經社工轉介到賽馬會陽光鄰里互助中心,重拾做手工愛好,學習木工,從此家中不時增添溫馨物件,更令她知道「一個人都有能力為阿女創造一個家」。小嫻亦與許多同路人互助前行,一同走出家門,找到自我價值,走到陽光下。

明報記者 楊晨

45歲的小嫻是單親媽媽,生活圍繞13歲女兒。隨着女兒長大,小嫻更着緊女兒學業,經濟壓力亦加重,狹小劏房更令她有抑鬱情緒。女兒上學時,她獨自在家,牀成了唯一活動空間,除了看電視無所事事,「覺得人生冇咩希望,好似等死咁」,情緒不好時更會與女兒發生爭拗。

學木工製家具 加入「買餸特工隊」

在陽光鄰里互助中心,小嫻遇到不一樣的自己——加入「買餸特工隊」,與其他街坊幫助在職劏房家庭選購食材;發揮手工特長,教街坊做鈎織、製作手繩;成為導賞員向公眾分享劏房議題。小嫻說,「買餸特工隊」成員會一同制訂清單、分配購買任務,笑言買餸回來後會「一起洗、一起切、一起包裝,一下就同十幾個家長變得好friend」。

「心情好咗,因為真係做緊有意義嘅事」,心靈蛻變令小嫻更自信,整個人「升呢」。訪問當日,她化了妝,大廈看更讚她彷彿年輕了10歲。小嫻說從前會怪責自己不能給女兒更好的生活環境,如今相信自己有能力給女兒一個家。住所起初只有一張碌架牀,母女不斷添置家具,「所有嘢都係我哋一起建立」。

小嫻不是孤例,負責營運中心的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總幹事吳煜明表示,中心自2017年成立,至今服務約1500個劏房家庭(見另稿),留意到劏房戶最需要空間,且大多數人有情緒困擾。

33歲的奇奇亦是同路人,她與丈夫及12歲和7歲的子女住在120呎劏房逾7年。奇奇包攬所有家務和照顧孩子的重任,出現腰患,久坐或站立約半小時便需躺下休息。她擔心家中環境太狹窄影響孩子成長,一度陷入自責。經鄰居介紹到中心,奇奇慢慢發現身邊原來有不少同路人,在互相傾訴的過程中走出鬱悶。她還在中心學會冲咖啡、鈎織和插花等,現在是鈎織小隊的主力軍,常參與籌備工作坊,教街坊鈎織不同物件。

基層媽盼關注全職主婦健康

奇奇自覺最大轉變是變得自信,稱在中心學到不少知識,有時還可解答子女學業困惑,更敢於發表意見,分享感受。奇奇強調「媽媽呢個角色應該被留意到」,冀政府關注基層家庭全職媽媽健康,資助健康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