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關稅改貿易流向 不會減全球化 匯控指高美元利率對亞洲成挑戰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20日
【明報專訊】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會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60%關稅,外界擔心貿易全球化會進一步受打擊。不過渣打(2888)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昨日來港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認為,增加六成關稅會產生成本障礙,市場參與者需付出成本,但市場會很快地就此重新平衡,貿易流向雖然會改變,但不會改變全球貿易量增長,全球化將一如以往強大,「全球化已死、全球化倒退,這純粹是廢話,根本不是真的」。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溫拓思指出,現時全球有兩個貿易聯盟正在發展,一個是東盟,它直接與中國相連,香港是其中的核心參與者,另一個是非洲,那裏剛有自由貿易區,當地與中東、非洲、和亞洲之間的貿易走廊正在迅速增長,這些地方對華貿易不需支付關稅等費用。
雙方之間在又建立穩定供應鏈、分享數據、建立有利的稅制有共同利益,雖然這些貿易走廊在加強內部凝聚力、令物流更為合理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在政府間作出承諾來推進。
瑞銀:關稅有很多方法緩解
瑞銀(美:UBS)集團董事長Colm Kelleher表示,關稅會明顯地影響內地經濟增長,但認為會有很多方法緩解,而透過強化區域性連結,會有助化解部分風險。
花旗(美:C)集團行政總裁范潔恩(Jane Fraser)認為,全球化已死的說法並不正確,其實全球供應鏈、技術、資金等流動在過去3年發生巨大改變,各方都在加強韌性,提高關稅會加速上述轉變,但未見各種流動有減少。
2018年中美貿易戰和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不少環球生產企業尋求在內地以外再建立供應鏈,即「中國加一」策略,匯控(0005)集團行政總裁艾橋智表示,有不少「中國加一」事實上來自內地企業,亞洲通過「中國加一」,形成利益和良性循環,有很大的機遇,他指出中國現時為東盟的最大投資者,佔其直接投資約50%,超越美國、韓國、日本,而東盟則超過歐洲和美國,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貿易伙伴,佔出口約14%,同時東盟則約有30%出口回到中國,該行預計由2020年至2030年,亞洲內部貿易流動將增加65%。
匯控:亞洲內部貿易流動料增65%
不過艾橋智指出,亞洲亦面臨不少挑戰,包括亞洲區內高度依賴美元,美元利率高企會對浮動貨幣經濟體造成壓力,不利外資投資債券和其他金融投資,而對於與美元掛鈎或有管理匯率的貨幣,高美元利率意味高融資成本,基本上對經濟造成一定的拖累,特別是對香港而言,在經濟放緩下面臨非常高利率環境,加劇經濟周期影響。雖然亞洲需克服周期性挑戰,不過他認為從經濟結構上,亞洲有實力來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