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正聲:改革發展屬社會共同責任 商界企業家應當積極參與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13日
【明報文章】此文見報日,應為立法會開始就施政報告不同政策範疇辯論致謝動議的日子。立法會此時公開辯論施政報告,可說是恰逢其時。筆者相信不少立法會議員都會在辯論時,呼應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勉勵香港工商界人士「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的期望,討論社會各界如何以實質行動抓緊時代機遇,為香港建設更美好未來。
「貿易」和「經濟」是今年施政報告的高頻詞,分別出現了57和82次;其他與發展經濟有關的詞彙,例如「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和「熊貓」等,則是首次在行政長官李家超的3份施政報告中出現;其中「低空經濟」在今年施政報告更出現多達10次。
從上述高頻詞可以看到,「經濟發展」明顯是今年施政報告主軸之一:令本港經濟持續穩定及健康發展,政府便能有更好基礎改善民生,令香港市民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工商界和企業家必須有所作為
針對「經濟發展」這個香港的重要施政方針,中央政府清楚表達全力支持的態度。特別是夏主任日前在深圳會見本港重量級商界代表時便表明,現時香港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香港發展面臨不少挑戰,同時也迎來新機遇。夏主任又提到,創新科技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香港不能僅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而是必須大力推動創科發展、加大創科資源投入,壯大創科產業規模。
夏主任明確表明香港工商界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香港工商界要堅定對香港和國家發展的信心,堅持以港為家、倚港興業,鞏固住、提升好香港傳統優勢,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
夏主任的講話清楚說明,在推動香港發展的多個範疇中,都不可能單靠政府一己之力完成,工商界和企業家亦有責任共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李家超日前在某論壇致辭時表示,商界是香港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更應該是貢獻者,而不止是旁觀者、評論員。香港工商界和企業家過去成功推動香港經濟騰飛,同時亦從香港高速發展中獲得巨大利益和社會地位。
今年施政報告中不少政策措施,是否能成功推動,工商界的積極參與是必不可少。舉一例子:施政報告提到政府會試行以「片區開發」模式發展北部都會區,工商界和企業家積極投標參與新發展區的開發和建設,必定有助加快推進北都建設。
除了香港工商界最「拿手」的土地開發外,夏主任在講話中亦提到「推動創科發展」。就此,施政報告提出發展低空經濟,為不少傳統行業例如飲食、物流業等提供新增長點。政府固然需為低空經濟搭建法規和基建等發展平台,然而若欠缺商界參與其中,又或商界被動不作為,本港低空經濟亦難以成功發展。
此外,施政報告提及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及革新人才引進機制等。這些全都需要工商界積極主動作為,包括直接投資,及利用自身網絡促成外地企業落戶或世界各地人才來港發展等,令香港可以堅實地做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至於政府即將公布的旅遊發展藍圖,亦同樣需工商界發揮創新思維去用好本港旅遊資源,令香港更好達至「無處不旅遊」目標。
政府與商界合作抓緊改革良機
今天,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是挑戰,但更是機遇。特區政府「識變、應變、求變」,推動改革,大力發展經濟,香港工商界沒有缺席理由。事實上,這既是對工商界的重要信息,也是對香港社會各界的信息。香港每一個行業都應坐言起行,在各自領域積極尋求突破,同心協力抓緊變革良機。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聞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