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翊庭:明年上半年討論推T+1 將發表白皮書 迎市場對資金加快出入需求
文章日期:2024年10月14日

【明報專訊】美股市場於今年5月底落實將交易標準結算周期,由交易日後兩個營業日(T+2)縮短至T+1,是否跟隨美股採用快速結算周期,成為全球主要市場積極研究的課題。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陳翊庭接受訪問時表示,現時香港股票市場波動,市場對於資金「出入要快」的訴求更為強烈,交易所將於明年上半年就本港股票市場應否推行T+1發表白皮書,讓市場初步消化後再作理性分析及討論。

明報記者 江陵凱、劉德斌

「(T+1)將這麼多年交收的秩序(T+2)改變了,每一個大的券商、小的券商,或者所有負責資金交收的銀行,全部都要調(整),所以港交所需要先整理好所有需要考慮的一些問題,了解背後的複習性、操作風險,全部鋪陳出來……讓各持份者大家都要回去,從自己的角度去想透那件事。」陳翊庭直言,因縮短結算周期牽涉整體市場上下游的調整,交易所不會像其他市場就改革建議般直接做諮詢,而是將有關於T+1的資訊全面分享予市場。

市場是否準備就緒成關鍵

陳翊庭強調,轉行T+1的主要障礙不在技術問題,並指按照目前港交所現貨市場結算平台(Orion Cash Platform,簡稱OCP)的系統升級計劃,於明年底便可於技術層面支援改行T+1結算。「問題是市場是否準備就緒。就以相對簡單的惡劣天氣不停市,以及(電子新股結算平台)FINI來說,都搞了這麼久……轉行T+1,我想難度肯定更大。」

美國印度採T+1 英討論推行

她補充說,在美股落實T+1結算前後,全球不少主要市場都在探討是否跟隨加快結算周期效率的議題,除印度股市已落實T+1結算外,相關討論以英國市場走得較前。以澳洲為例,由於與美國時差更大(悉尼較紐約早15小時),改行T+1的挑戰較香港更大。

根據法國巴黎銀行上月發布的《Global T+1 outlook》報告,截至5月底,美國及多個美洲市場如加拿大、阿根廷及墨西哥已成功轉用T+1。另印度於去年初成功轉用T+1,並正試行T+0結算,其他國家或地區亦曾就T+1作研究(見圖)。內地A股市場自1995年實施T+1,主要在限制買入股份翌日結算後才能沽出,遏止「即日鮮」炒風。法巴報告指出,大多數行業指標顯示,美國轉用T+1後改善了交易後業務的處理,如結算、交收和確認,但許多參與者、特別是境外的參與者同時表示,他們的成本有所增加。

陳翊庭解釋,由於處理結算的時間壓縮了,操作的要求更高,一旦出錯再沒有剩餘時間作補救,過去可以人手處理的工作,都要改為自動化處理,成本自然相對增加。「即使美國在推出數個月後,我也見到有文章討論,為什麼成本增加了。」

需人手改自動化處理 增成本

至於港交所去年11月亦推出新股結算平台FINI,將新股從定價至掛牌的時間,由T+5縮短至T+2,會否一併研究縮短至T+1。陳翊庭表示,FINI系統原設計便是T+1,但因一般香港公開招股路演均由亞洲區開始,然後再到歐洲、美國西岸及美國東岸等地,最後紐約定價。當時為配合讓上市發行人可趕回香港,出席傳統敲鑼上市儀式,才將FINI改為T+2,並非港交所於技術上不能支援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