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康健」服務不一欠透明 議員:無所適從 難紓負擔
文章日期:2022年10月16日

【明報專訊】2017年《施政報告》提及設立地區康健中心,目的是加強社區慢性病治理,紓緩公營醫療壓力。本報透過查閱網站及致電各康健中心及康健站查詢,發現全部未有提供詳細服務內容,例如可享用政府資助的物理治療次數,有會員在面見護士後才獲悉成為會員後,可享私營醫療中心折扣價驗眼及做物理治療。即使是同一營運機構,康健站提供的服務亦有差異。有立法會議員稱基層醫療概念原意雖好,但政府外判服務卻未有統一標準,解說服務工作亦欠奉,恐難紓緩社區醫療需要。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