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貝錦語業:疲倦論阿衡
文章日期:2021年11月26日

【明報文章】釋家以身業、口業(又稱語業)及意業為三業。三業有善有惡,惡者又可細分為十惡,即殺生、偷盜、邪淫(以上身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以上口業)、貪欲、瞋恚、邪見(以上意業),遠離十惡即為十善。十惡當中口業已佔了四種,而我等凡夫俗子處於五濁惡世,不免惡口,很容易觸犯口業。十惡中的綺語,梵文為saṃbhinna-pralāpa(破碎、分離的雜談),又譯為閒雜語、不相應語、無益語、無義語、雜穢語等。慧琳《一切經音義》以「綺飾文詞,讚過其實」為綺語,尚且容易避免;《成實論》將雖是實語而非時、言無本末、義理不次、以癡等煩惱散心故語都視為綺語,益發令人轉喉觸諱。尤其「以癡等煩惱散心故語」,方諸古今文人,可能無一倖免。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