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洛:共產政權生老病死的比較研究
文章日期:2019年6月3日

【明報文章】30年前筆者在中文大學主修政治與公共行政,副修社會學。對那一代同學而言,「新中國」的政治充斥着難以理解的矛盾,是既抽象且陌生的龐然大物:共和國不共和,一黨專政下的人民竟被說成已當家作主,卻沒完沒了地「被運動」起來,配合似懂非懂的政治宣傳口號,一個又一個「偉大領袖」和憲法修改只是權力遊戲的副產品,怎不令人搖頭?1989年,因為天安門學生運動,因為血腥鎮壓和變本加厲的制度暴力,因為李鵬和袁木之流的嘴臉,因為「六四」,我們第一身親眼目睹這個政權的殘酷本質,對政權可以自我完善慢慢走出暴政再也沒有任何幻想。領袖的所謂良心發現絕對不可靠,追求民主的人必須循黨政分割的制度建立(de-communization)找尋答案。畢業後筆者到牛津大學修讀政治及歷史,主要探究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民主轉型的性質和前因後果,及歐洲整合過程的願景和挑戰。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