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攻略﹕2016 DSE中文科的啟示(一) 卷一:文言之分不可失
文章日期:2016年4月8日

【明報專訊】◆有趣的觀察

筆者教男校,考中文當日獲派到女校監考,全場考生連監考員,只筆者一個男士,物以罕為貴,實在深感榮幸。或曰,除了孤高的虛榮,有實質的好處嗎?沒有。啊,有,就是不用陪考生往洗手間,得以專心監考,細察試場情况。

細察之下,非常震撼。考閱讀、寫作,全場女生,出席率極高,沒人遲到,沒人早走,開考即奮筆疾書,直到最後,充滿戰鬥力。帶出什麼啟示?各位男同學,要加把勁了。君不見男女生的中文科達3比率一直維持兩成差距,男同學要力追了!至於教男校的筆者,面對內憂外患的壓力比率,恐怕要一直被拉闊下去。

◆文言之分不可失

言歸正傳(雖然我認為對上的兩段已經是正傳),我們先來比較最近三年的閱讀考材:

˙近三年中文科DSE卷一考材(見表)

綜合分析:題目似為三屆之中最淺(個人愚見)。隔了一年,又回到兩篇考材。只有一篇白話,必然問得較為深入。林清玄此文結合記敘、描寫與抒情,初看有點像徐國能的《第九味》和其他文學意味較重的考材,如以一個中心意象統領全篇(紅心番薯)。上年已出論說分量極重的《論趣》,今年不彈此調,也屬理所當然。備戰閱讀卷,不能忽略主題,張曉風的《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談教育、成長;曾敏之的《橋》、林清玄的《紅心番薯》談家國情懷與人生意義,不可不察。

我反而想多說說文言文。一如以往,文言佔卷一總分稍多於三分之一。有考生試後回應記者提問,說白話考材篇幅很長,故只餘20分鐘做文言部分。愚以為這種策略非常不智。全卷考75分鐘,按文言佔分比例,起碼也應該佔多於25分鐘。

怕學生不懂,文言文有愈出愈淺之勢,反成為取分重地。單是字詞解釋加語譯已佔13分。更不要忽略,字詞解釋幾乎已變成常見文言淺解,是閱讀卷變相罕有地「有得溫」之處。今年5個字解中,4個很常見,如「方」(當)、「之」(前往)、「益」(愈加)、「咸」(皆),一中即有兩分,何樂而不為?

◆宏觀的忠告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簡稱中化科)於1993年在中六級開始實行,施行了20年,對整個中文科影響甚深,考評局2011年的考試報告曾指出此科之主旨:

「除了生活體驗,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也不可缺少。培養學識方面,雖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文化精神的核心,不外是人由衷關懷別人之情,亦即是孔子的 『仁』 。只要掌握這文化根源,按部就班,則學習一切內聖與外王之道,就如水到渠成,更可自成體系,綱目井然。那麼,中國文化的優點與不足,就一目了然,學習自然有成效。學習的不二法門,就是先消化六篇文化篇章,掌握傳統文化價值,並分析其在今天的社會意義。」

難怪今年文言部分也考問:「人各以得行其志為適(人皆以能實踐自己的志願為適然),你同意嗎?試舉生活例子,說明你的看法。(4分)」。同學倘能掌握傳統文化價值,並分析其在今天的社會意義,學思並重,則中文科又有何難?

文:資深中文科主任 蒲葦 - 編著《高中中文科必讀手冊》、《中文科文憑試活用筆記》、《每日文言半小時》(1-3冊)等。希望協助同學應試之餘,共同探尋中文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