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攻略:備戰文憑試.給中六同學的信——談立意與推論
文章日期:2016年3月18日

【明報專訊】各位中六同學:

卷四說話差不多考完了,考得好不好?別管了,懷抱信心,迎向未來才最重要。

客套話不說了。接下來是中文科佔分更重的三卷,尤以寫作和閱讀最稱關鍵,我試在這封短信整合教學經驗,談談我認為最重要的兩三點提示,希望陪伴各位戰勝中文科。

務必緊記課程精神

尤其是以下三點:(1)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性情;(2)培養品德,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3)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這三點是中文科全科的立意,不論處理任何試題,同學宜代入中文科教師的思想角度(即出卷者),便可更加明白閱讀考材為什麼出這樣的文章、作這樣的提問,以及到底期望同學答什麼。換成作文,最好也得問問自己:我這樣處理對帶出以上立意有否幫助?如果沒有幫助,文章憑什麼取得高分數?憑運氣,落在懂你的人手上?答案必然是,不可能。

基於此,有些字眼不妨多找機會運用,例如反思、啟發、體會、推己及人、易地而處、以小見大等等。

勿忘儒家思想

做人最好不勞而獲?想想好了,寫出來便會成為伏爾泰的親人(伏已中,笑一笑,輕鬆備戰嘛),我始終最愛儒家思想(真心的)!以下一個例子可帶出儒家思想最大的特點:

2014年的文言考材是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記孔子與弟子被圍於陳、蔡之間,落泊至極,孔子就地取材,以相同的問題問子路、子貢、顏回。只有顏回能給一個讓老師滿意的超級五星星答案。顏回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語譯:老師的大道至大至深,所以天下沒能容納。雖然如此,老師還是盡力推行大道,世間不能容納夫子,不能容納又怕什麼?正因為世間容納不下,方能顯出君子的本色啊!)

不容然後見君子,與「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句俗語是朋友。一般人注重現實,愛走捷徑,儒者則堅持信念,明知路難行仍願一直親近理想,不被環境打敗,不因困難動搖,始終堅守仁、義、禮、智、信。請思考顏回的答案,比較落選的子路與子貢,定更能明白孔子何以對顏回推崇備至。

注意推論過程

這是同學忽略的部分。結論容易推論難。例如我問:「承上題,孔子為什麼讚美顏回的答案?」同學答:「因為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容或有此因素,於此卻沒有分數。為什麼?因為中間的推論或延展過程全部從缺。再舉一例會更清楚,去年的考試報告,談到一條口語題,考問孟母三遷的現代意義,有考生認為孟母等同怪獸家長,考評局認為不妥,估計考生失分甚多。

其實,考評局認為不妥,不是不能容納創意,而是考生忽略了推論過程,如何從孟母三遷這故事判斷其放於現代即成怪獸家長?這才是各位需要留心的部分。倘考生多加解說,例如說明人應該盡可能適應環境,並從現在的處境發掘優點,多給些時間,或能有所改變。倘覺得現實不理想就遷居逃避,放諸現今香港,未必可行,即使可行,亦大費周章。留心推演,結論定更有說服力。像探討問題,思考務必周全,至少包括:提出、見於現實、分析(多角度)、解決(多角度),以及支持你立場的信念。當然,能用多少,必須視乎題目所問及佔分。

匆匆千言,語短情長。看這個專欄的同學,絕大部分與我素未謀面,然而文字自有一股無以名狀的力量在親和着,像中文科之於我。考試只是一個小考驗,日後回望,這段看似灰白的時段,其實是五彩燦爛的最佳背景。

各位中六同學,衷心祝好!

蒲葦

2016年3月18日

作者簡介:編著《高中中文科必讀手冊》、《中文科文憑試活用筆記》、《每日文言半小時》(1-3冊)等。希望協助同學應試之餘,共同探尋中文之樂。

文:資深中文科主任 蒲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