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錦囊˙備戰DSE:熱門議題重溫
文章日期:2016年3月3日

【明報專訊】◆回帶(見圖)

2015-2016年度熱門議題重溫

◆2015區議會選舉◆

年輕人一向被認為較「政治冷感」,但近年青少年在各社會議題中均走在最前線。2015年區議會選舉更有年輕的生力軍參政,反映港人的社會政治參與不論在制度內或制度外都有年輕化的趨勢。此外,部分青少年參與社會政治活動,被外界評為較激進(涉及公民抗命)甚至有損社會和諧,同學宜留意青少年的社會政治參與方式與頻率和政府民望、施政及管治威信間的關係。

◆全民退保◆

全民退休保障是一種社會福利制度,已達退休年齡的市民能無條件獲政府派發固定金額,應付生活開支。香港政府雖庫房充裕,但仍有三成長者生活於貧窮線之下,老人貧窮、貧富懸殊問題激起社會對退休保障長遠發展的討論。「全民退休保障」方案成為焦點——方法是集合稅收和工作人口的供款,為所有長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有市民支持方案,但亦有持份者憂慮計劃會導致大幅加稅,政府亦明言全民退休保障十分複雜,社會未有共識。

◆食品安全◆

全球化下,香港的食品來自世界各地,但有時食物安全卻成疑,例如2015年80多名港人進食來自台灣的「洪瑞珍」三文治後中毒;內地供港的蔬菜農藥超標等,令人關心食物來源、運送過程等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同學宜留心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食物追蹤機制是否有效。

◆廚餘◆

香港固體廢物量驚人,其中廚餘佔近四成,香港處理固體廢物的方法主要為堆填,可是3個堆填區快將爆滿。此外廚餘會分解,釋出異味。減少將廚餘運到堆填區能騰出空間,可有效延長堆填區壽命,故不少人提出應將廚餘分類回收,並在各區建立廚餘處理中心,達到可持續發展。

◆內地產業升級◆

自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產業以製造業為主,在全球分工的情况下,「中國製造」產品遍佈各地,中國亦有「世界工廠」之稱。可是,近年很多跨國企業開始另覓生產基地,原因包括﹕

一、人民幣升值和工資上升令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二、競爭對手眾多,如發展中國家印度、越南以更低生產成本迎頭趕上,同時不少發達國家亦重新啟動工業發展;

三、「中國製造」產品質素不理想,不少企業為保產品質素而把工廠遷回原產地。

製造業萎縮令中國經濟發展放緩,但同時亦帶來機遇,因為中國過往以傳統「三高一低」的低效益生產模式發展經濟,結果霧霾、生態破壞、水污染等問題湧現,可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中國付出了高昂的環境成本。隨着污染企業的撤出,中國有望提升環境質素,另一方面中國亦可進行產業升級,由「中國製造」轉型為「中國創造」。

◆內地生育政策改變◆

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推行計劃生育,一孩政策成功控制人口增長,但隨着社會發展及政策帶來的問題如人口老化、強制墮胎、性別失衡、兒童被寵壞等,政府逐漸改變生育政策,由雙獨二胎放寬至單獨二胎,甚至是二孩政策,同學宜注意生育政策改變的原因及其好處與代價。

◆房屋及土地供應不足◆

香港地少人多,土地資源短缺,樓價早年節節上升。香港人未能置業安居,有人只能居於環境惡劣的劏房,嚴重影響港人的生活素質。民間有聲音要求政府重建居屋、增加公屋供應、重推首次置業貸款等。政府就此先後提出開發郊野公園和開發棕地以增加土地供應,但開發郊野公園建議引起不少反對聲音,認為這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文﹕鄧婉君老師

插圖﹕謝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