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信箱﹕學習經歷重質不重量
文章日期:2012年3月8日

【明報專訊】新學制下,SLP(學生學習概覽)、 OLE(其他學習經歷)和OEA(比賽/活動的經驗及成就)令不少同學頭暈眼花,猜度大學如何看待這堆「三字真言」,但不用怕,因Dr DSE已為大家蒐集了專家意見!

Dr DSE早前參加升學論壇,講者之一、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發展)張國華博士就有提及OLE。張國華指同學的「經歷」不一定要多,院校挑選學生時,其實是想從學生參與的「課外活動」中看出學生選讀某課程的原因。例如同學熱中參與義工活動,將來想做社工,於是報讀社會工作學,面試時被問到「為什麼想讀這科」,過去做義工的經歷便能幫助同學回答問題。而回答「老師/阿媽叫我報」就一定不是好答案。

OEA表現出色佔優

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也表示,OEA是tiebreaker(平分決勝),在眾多校長推薦面試的DSE學生中,OEA表現出色的比較吃香,當中參加國際性活動、比賽或代表香港的活動就更不消說了。普遍來說,大學在遴選過程中,都將同學參與的課外活動或得獎紀錄納入考慮範疇。

香港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長周陳文琬特別提到,OEA的資料或會在面試中用來打開話題,例如請同學分享參加活動的經驗和得着,同學在面試當日可帶備個人學習歷程檔案(portfolio)。

活動性質分校內、校外、地區性、全港性和國際性等,周陳文琬與張國華均強調活動多少不是問題。大學更看重「質」,例如同學對一項活動的參與程度、投入和熱誠,縱然只是在校內學生組織擔任職務,只要能展現個人能承擔責任、對參與活動感到驕傲已經足夠。

院校看待OEA各有不同,同學可瀏覽各院校升學或註冊組網頁查詢。

■DSE信箱歡迎同學提問,來函請提供姓名及聯絡方法﹕

電郵﹕[email protected]

傳真﹕2595 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