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葵翠邨被驗出食水含鉛量超標,有「中招」住戶說已即轉飲蒸餾水,但「每日要花幾十元買水,經濟負擔大」,盼政府提供水車。另有居民批評政府做事草率,未汲取3年前鉛水風波教訓,又形容水務署建議住戶早
【明報專訊】葵翠邨有單位被驗出食水含鉛超標,另有住戶在水龍頭濾嘴內發現綠色微粒狀異物。有水喉匠表示,綠色異物是焊接用的松香膏物質,不排除是工人手工問題,焊接時使用過量的松香膏。至於單位食水被驗出含鉛超
【明報專訊】民主黨今次在葵翠邨抽驗水辦,用的是靜止逾6小時的廚房「頭浸水」,取水辦前未有先冲水。民主黨葵青區議員吳劍昇表示,抽取方法符合一般住戶的用水習慣,一般市民在用水前不會先冲水。食水安全國際專家
【明報專訊】立法會正審議自願醫保計劃退稅的安排。公民黨就自願醫保做調查,結果六成受訪者分別同意政府規管自願醫保保費及保險公司行政費在合理水平。該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會就自願醫保提出兩項修訂,包括參與
【明報專訊】健康空氣行動總結今年上半年香港空氣質素,發現影響能見度的污染物臭氧濃度創20年新高(每立方米47微克),反映區域污染問題有惡化趨勢;本地方面,上半年路邊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及二氧化氮
【明報專訊】一名女子前日在中環一間醫學中心注射童顏針後不適,昨日再到中心追究及要求退款,惟等候回覆期間仍感頭痛及作嘔,其後報警,由救護車送院檢驗。
【明報社評】內地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我不是藥神》,揭露癌症病人「看不起病」、「買不起藥」的殘酷現實,在內地引起極大迴響,總理李克強也表示關注,要求相關部門「急群眾所急」,降低抗癌藥物價格。本港與內地醫療
【明報文章】空氣質素從來不止是環境議題,留待環保團體爭取空氣污染物濃度的高與低。空氣污染作為影響公眾健康的關鍵環境因素,就如上世紀全球各地禁煙運動一樣,需多個界別攜手推動,減少市民罹患非傳染疾病(no
【明報專訊】以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自本月初在內地上映以來,票房強勁,也引發對內地「看病難、吃藥貴」現象的關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針對電影引發的輿論效應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多措並舉打通中
【明報專訊】電影《我不是藥神》由曾經轟動一時的「陸勇案」真實事件改編。陸勇被視為「代購抗癌藥第一人」,亦有媒體稱他為「藥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