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美容監察過去一個多月,以「神秘顧客」放蛇、美容院及業內醫生提供情報等方式綜合資料,發現多名醫生涉嫌違反專業守則。發言人袁海文稱,會在本周中到醫委會投訴有關5名醫生,包括香港醫療美容醫生
【明報專訊】本港目前約有500人確診多發性硬化症,當中約七成為女性,病因未明,相信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病症會使自身免疫細胞攻擊中樞神經系統,腦部萎縮速度是正常人的3倍,或引致殘障。有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建
【明報專訊】基層婦女日做夜做,容易捱出病,但到公營診所求診也難。社區組織協會(社協)一項調查發現,受訪232名基層婦女中,近六成受訪者稱如不適,會到公營醫療機構的普通科門診求醫,但其中近七成人不滿電話
【明報專訊】政府將於下學年推行小學「一校一社工」,除現時聘請輔導教師的學校可選擇維持現狀外,其餘小學都必須轉聘學位社工。立法會議員、大學輔導學學者、小學校長和現職輔導人員昨出席公開論壇,席間有資深輔導
【明報專訊】日本一項研究指出,一邊咀嚼香口膠一邊走路有助提升心跳率,可成有效管理體重的辦法。
【明報專訊】《2018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科學基建排名落後至24位,香港大學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表示,部分研究項目需與內地合作,例如本港沒有猴子實驗室,研究人員往往要北上。他又說研究所「
【明報專訊】阻力及帶氧運動可令長者強健,有研究發現近三成本來是體弱或體弱前期的長者,參與運動計劃半年後回復至強健水平。構思此計劃的專家建議,長者可隔天做15分鐘運動。
【明報專訊】「你曾否想過自殺?」這是抑鬱篩查問卷的「必答題」,如此直白的問法,難免刺痛受評估者,「有人會把答案留空或亂填」,臨牀心理學家趙千媄(Jamie)說,近年時有學生輕生,Jamie盼篩查更有效
【明報專訊】「我沒事很好」,80後臨牀心理學家趙千媄(Jamie,圖)也是抑鬱過來人,卻未曾正式接受治療,讀書時學校有社工教師關心她情緒,也只隨便敷衍過去。
【明報專訊】醫學界仍未能根治神經損傷,常見的創傷包括神經突損傷、退化及回縮,導致腦部不同神經元「斷線」,無法傳達信號,其中治療認知障礙症只能靠藥物阻止退化,無法逆轉病情。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現一種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