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本港百日咳個案上升,2017至18年更有四成個案屬6個月以下嬰兒。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科學委員會的建議,指孕婦不論是否曾接種百日咳疫苗或是否曾染病,在每次懷孕35周前均建議接種百日咳疫苗
【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擬向第三級支援人員加薪以為流失潮「止血」,反惹抨擊。工會批評加薪方案對現職員工不公,要求向所有支援人員加薪至少12%,獲91%受訪員工支持,工會要求醫管局回應訴求,否則不排除採取
【明報社評】公營醫療系統「爆煲」,前線醫護不勝負荷士氣低落,即使短期難以治本,至少也要設法治標「止痛」,《財政預算案》「加碼」投放資源固然重要,更重要是醫管局改革積弊。不少中層和前線醫護均投訴,耗費不
【明報專訊】今年的世界衛生組織流感疫苗選株會議直至會議當天凌晨,才邀請台灣方面出席,以致台灣自2014年來首度缺席該會議。
【明報專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4項措施改善公營醫療服務,包括預留100億元用作「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財政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承認,有關措施不足以解決積存已久的問題,形容有關措施只是一個起步,更
【明報專訊】政府2019/20學年起向所有公營小學提供「加強校本言語治療服務」,分3年為「學校群」開設言語治療師常額職位,大多每兩校便可加一額外職位。本港分別有840多間公營中小學,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
【明報專訊】衛生署電腦系統出事,使部分在衛生署接種的疫苗紀錄無正常傳送至醫管局和私家醫生的互通系統,以致在過去7個月有47人重覆接種相同的流感或肺炎球菌疫苗。衛生署向受影響市民致歉,早前暫停紀錄系統,
【明報專訊】學童發展遲緩評估需求增加,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求診人次10年間升五成,署方連續6年無法達到半年內完成逾九成新症評估的目標,去年達標率僅49%,即逾半無法半年內評估。有懷疑患嚴重讀寫障
【明報專訊】「連覆述幾點鐘、在哪裏集合,兩個腦袋兩把口都做不到。」面對輪候評估需18個月,育有6歲孖女的母親慨嘆,自己像「大海中浮游的氣球」般無助,感覺崩潰,屢見女兒扯頭髮、頭撼牆自殘,她更手足無措。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最新的《傳染病直擊》指出,1月有護老院99歲老婦口腔潰瘍兼長蛆蟲。該院舍回覆稱,事發數天前有醫生檢查病人口腔無發現問題,形容是「意外」,相信與附近垃圾堆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