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患腸胃炎的61歲女病人去年入住聖德肋撒醫院(又名法國醫院)時,因護士無按正常程序核對資料派藥,女病人誤服控制血糖及降血壓藥,院方其後為病人檢查,病人兩日後出院。事隔兩個月,院方今年2月才向
【明報專訊】患者長時間逗留醫院等候求診,或增感染風險。有私家醫院推出預約急症門診手機應用程式,患者可遙距登記,掌握輪候時間,使用程式患者平均30分鐘內可見醫生;另提供查詢用藥資訊手機應用程式,市民掃描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明報文章】近年社會一直有意見認為本港醫生和未來醫科畢業生不足以應付未來醫療需求,進而提出應引入外勞解決問題。然而招募外勞來港反應冷淡,便將責任歸咎於執業試難度太高和實習期嚇怕外勞之上,提出要豁免外勞
【明報文章】香港醫務委員會本月初否決所有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後,醫學界受到四方八面的抨擊,連醫委會主席劉允怡也坦言,市民輿論很厲害,感到「壓力好大」,建議下月重啟討論有關議題。
【明報專訊】醫務委員會原定下月8日再商議放寬海外醫生免實習方案,但有委員醞釀提早表決方案,以免事情繼續發酵會進一步打擊醫委會及醫生專業自主。據了解,有委員希望周五復活節假期(19日)前開會,以盡快表決
【明報專訊】獨在異鄉,異客生活難,一批海外培訓的香港醫生回流家鄉亦如「異客」般難。以有限度註冊在公立醫院服務的急症室醫生說,即使將通過執業試,也寧願暫緩實習,先不取正式牌照,因部門人手緊絀,放不下同事
【明報專訊】海外醫生想在港獲正式註冊關卡重重,想獲本地專科學院認證亦然。有回流醫生10年前已在英國取得外科專科醫生資格,回港後轉跑道接受急症科專科培訓,但因有限度註冊牌規限,無法達到專科學院要求先輪調
【明報專訊】通過有限度註冊、現於瑪麗醫院麻醉科工作的吳志強,1999年在香港完成中五會考後到英國讀書,2006年在里茲大學醫學院畢業,一直在當地工作,2016年在英國取得麻醉科專科醫生資格。吳志強說,
【明報專訊】美國一間藥廠公布一種令基因「靜止」的藥物最新臨牀測試結果,顯示藥物有效治療被稱為「吸血鬼病」的罕見遺傳性代謝疾病「卟啉病」(porphyria),減緩病症產生的嚴重痛楚,其中嚴重發病次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