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放寬海外專科醫生考試後實習的方案又有變化,食物及衛生局昨日與醫委會主席劉允怡、醫管局、大學醫學院及醫專等代表商議醫生人手問題,醫學會會長何仲平在會上提出調整醫生組織原本提議的「差別綑綁」方
【明報專訊】由機場開始引爆的麻疹疫情漸回落,過去半個月只有兩日各增1宗麻疹,其餘日子沒有新增確診,今年暫有67宗個案。據悉,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早前的會議,討論過菲傭及醫護人員屬麻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明報專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周四(25日)發表報告,指8年間每年有逾2000萬名兒童未有接種麻疹疫苗,種下近期全球爆發麻疹的禍根。正面對近20年最嚴重疫情的美國,8年間有逾250萬兒童
【明報專訊】育有一名念小三女兒的父親劉恩丞因急性肝衰竭急需換肝續命,已陷第二階段肝昏迷,昨一度激動用頭撞牀,並需插呼吸喉及插胃喉。劉有中學同學願捐肝,但檢驗發現不適合,為此流下男兒淚。劉太昨眼泛淚光說
【明報專訊】多個醫生組織為海外專科醫生免實習提出「差別綑綁」方案,未獲政府和大學共識,醫委會法律顧問岑炳生大律師昨回覆本報稱,該方案亦可能面對3個法律問題,包括綑綁醫生在公院工作以提升人手,屬不應考慮
【明報專訊】自願醫保計劃承保精神科住院,港怡醫院2月開設本港首個私家精神科病房,每晚收費2100元,只收情緒病輕症,不收重症。有私家精神科醫生稱大部分精神科病人都能在社區治理,若不收重症,料適合住院者
【明報文章】有關輸入海外醫生的話題,繼續熱議。尤其在醫委會主席劉允怡失職,導致表決「甩轆」,否決4個豁免實習期方案之後,醫委會受盡四方責難。先後有社區組織協會狠批「保護主義橫行」,董建華的團結香港基金
【明報文章】筆者在澳洲生活了20多年後返港加入醫院管理局工作,轉眼已4個多月。本來深知適應需要一段時間,怎料首要令我深思的,是因應發生醫療事故後,對醫療人員的個別譴責。
【明報專訊】多個醫生組織聯合倡議各機構的海外專科醫生,通過執業試後綑綁工作年期不同,醫管局、大學及衛生署分別綑綁1.5年、3年及4年。特首林鄭月娥上周開腔稱新方案並非一視同仁,為原本穩奪醫委會一半票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