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52歲女銀行家去年11月在尖沙嘴一間醫務所注射「Botox針」後死亡。涉案86歲醫生李宏邦疑訛稱女病人因哮喘求診,被控企圖誤導警務人員、沒有備存危險藥物登記冊等共21項控罪,案件昨在九龍城
【明報專訊】人口老化,有公院老人科醫生指出,約有6%至8%的長者會患虛弱症,出現體重減輕、手握力倒退、步速減慢等病徵,該類患者即使患小病如尿道炎,部分人康復時間或可長達兩三個月,且康復後亦無法恢復患病
【明報專訊】醫務委員會明日將再討論豁免海外專科醫生評核期,據了解,各委員昨收到會議議程,提及醫委會主席劉允怡建議以「淘汰制」投票,即每人在每輪只投一票,若沒有方案過半數,將淘汰票數最低的方案,最後選出
【明報專訊】空氣污染有損健康,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研發兩款可隨身使用的空氣監測儀器——「隨插即用的空氣污染監測系統」及「穿戴式懸浮粒子監測系統」,以監測污染物如一氧化碳、
【明報專訊】醫務委員會後日將再討論豁免海外專科醫生評核期(前稱實習),本報早前獲悉醫委會法律顧問指醫學會方案或面臨法律挑戰,病人組織委員林志釉方案的字眼被指不清晰。醫學會昨表示會修改方案字眼,但本質不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去年9至11月期間抽查市面60個菜心、白菜及莧菜樣本,發現其中1個本地自稱有機莧菜的「氯氰菊酯」殘餘含量,超出本港標準一倍。中心亦調查547個菜檔,發現4個菜檔展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服務量龐大,有醫院每月接獲逾300宗投訴,當中約七成屬行政或職員態度問題,包括重複核對病人資格、無法借用輪椅、家屬奔波10層樓才能洗手等。有伊利沙伯醫院管理層認為,投訴可為醫院提供
【明報專訊】醫務委員會下周三將重議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在其他病人組織不贊成提新案的共識下,病人組織委員林志釉昨在「死線」前提交方案六,建議將豁免實習要求的臨牀工作縮短至3個月,並包括教學和科研。他
【明報專訊】血壓長期持續處於高水平可引致中風、冠心病及心臟衰竭等疾病,如患有高血壓,醫生會建議病人定時量血壓監察,但現時達醫療級別的血壓計只能做單點式量度(single-point measureme
【明報專訊】不少家長擔心學童會有脊柱側彎問題。理工大學研發出一套便攜式成像系統,以無輻射的三維超聲波成像技術評估脊柱側彎,可在學校及社區大規模篩查,有助及早發現青少年脊柱側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