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著名醫學雜誌《刺血針》周二刊登加拿大魁北克省拉瓦爾大學、麥克馬斯特大學兩份大型研究報告,指出癌症取代心血管疾病,成為富裕國家的主要致命原因;死於癌症者,多於中風等心血管疾患死者一倍。儘管心
【明報專訊】今日新學年開學,中學「一校兩社工」正式到位。反修例風波、校園罷課等令學生精神健康添不穩。有中學表示,社工及教師一直在暑假關心想法較負面、易受外在因素牽動情緒的「高危」學生,開學後更不可掉以
【明報專訊】美國接連發生懷疑與電子煙相關的神秘疾病,有醫學專家形容情况已儼如流行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上周五(8月30日)發出警示,呼籲公眾避免購買非法銷售的大麻及電子煙產品。當局正追查
【明報專訊】社署原定今年9月起,在全港463間中學加強學校社工服務,包括推行一校兩社工。因應反修例風波,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稱,18間機構答應社署邀請,於7月16日至8月31日期間,為220多間中學
【明報社評】新學年將至,不少家長心裏都有些忐忑,不知校園變成什麼狀態,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預料,網絡「起底」、欺凌兒童及青少年個案數字將會上升,公署將會優先處理,減少對學童的傷害。網上起底成為了「另類
【明報文章】下星期一開學日,反修訂《逃犯條例》的戰場可能會由街頭、商場、港鐵站擴展至校園,因為網上已出現不少煽動欺凌警察子女與持不同政見同學的聲音。民間智庫「MWYO」擔心受傷害的不止上述對象,加上若
【明報專訊】中美洲爆發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最嚴峻的洪都拉斯有109人因此死亡,其中不少都是兒童,為該國有史以來最致命的登革熱疫情。專家憂慮氣候變化持續,未來登革熱爆發或會變得更頻密及廣泛。
【明報專訊】反修例風波引發連串示威衝突,參與者不乏學生。青協支援青少年情緒服務近兩個多月以來,處理了459宗就近期社會事件引伸的求助個案,當中一成屬有可能傷害自己或別人的高危情緒困擾。有學生有感自身與
【明報專訊】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骨科門診輪候時間僅次於港島西,最長達144周,該聯網公布10月將骨科及家庭醫學協作由威爾斯親王醫院擴至北區醫院,藉分流穩定新症縮短骨科輪候時間,過去兩年該計劃在威院推行
【明報專訊】珠海學院民意及民調研究中心於4月至6月初調查「2018/19學年香港學童快樂指數」,結果發現學童年紀愈大,快樂指數愈低(1最低,10最高)。研究中心總監何濼生表示,雖然小學四年級的快樂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