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國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總監福奇(Anthony Fauci)周四出席眾議院監察及改革委員會的聽證會,談及華府應對疫情的表現,承認美國的病毒測試處理速度和總量不及其他國家,
【明報專訊】本港新一波新型冠狀病毒輸入個案持續增加,昨新增兩宗個案分別曾到英國、美國和菲律賓返港,其中一人上月29日乘搭國泰航空航班CX250,由英國倫敦抵港,其同行妻子前日已確診,該班機累計有4人染
【明報專訊】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至今已有75名病人出院,醫管局分析首批康復者情况,發現部分人肺部受破壞較嚴重,出現纖維化;有康復者肺功能減兩三成,走路亦感氣喘,長遠影響未明。醫管局從確診者抽取抗體測試
【明報專訊】本港首109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中,約一成屬重症,當中一半入院3日或少過3日後入深切治療部。此外,本港患者病發5至7天體內病毒量最高,醫管局專家認為全民戴口罩有助預防社區感染。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約3個月間擴散至逾110個國家及地區(見圖),歐美確診個案近日不斷攀升,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更向歐洲神根地區國家封關。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三(11日)
【明報專訊】世衛於3月11日(周三)宣布新型冠狀病毒進入「全球大流行」(pandemic),曾處理本港SARS及人類豬流感爆發的醫生認為,世衛的宣布來得太遲,應在1月中下旬武漢疫情嚴峻時,提醒各國預計
【明報專訊】早前不少保險公司將新型冠狀病毒定為「已存在風險」,指定日期後購買的旅遊保險不會保障相關損失。世衛昨宣布把毒病列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保險業界指出,未必會以此為標準取消旅程保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今年4月4日為清明節,每年都會有不少人於正日拜山祭祖。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預期清明節會有大量人流密集情况,令公共衛生風險提高,建議市民及早安排祭祀行程
【明報專訊】泰國公共衛生部常務次長蘇坤(Sukhum Kanchanapimai)昨表示,泰國新增11宗新型冠狀病毒病例,他們均曾參加同一個有港人參與的聚會,並共用酒杯及共吸一支煙。
【明報專訊】疫情下口罩供應持續緊張,教聯會搜得共15萬個來自馬來西亞及內地的成人及兒童口罩,供教師會員訂購,部分贈送中小學。教聯會稱,已聯絡一名將於本港設口罩生產線的商人,對方願意先為學校生產兒童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