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德國、丹麥、越南、韓國等國家隨着國內的新冠病毒疫情緩和,相繼宣布復課。另外,世界宣明會昨發表調查,顯示發展中國家有九成受訪兒童及青少年因疫情停課和不能如常跟親友接觸等,情緒受困擾。
【明報專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4日)宣布,把原於周三(6日)到期的緊急狀態延長至本月31日,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他表示,現階段日本仍新增一定數量的確診病例,部分地區醫療體系面臨臨界點,因此有必要
【明報專訊】孟加拉政府以防疫為由,將一批羅興亞難民送到由淤泥沉積而成的偏僻島嶼,該島安全成疑,引起人道關注。
【明報專訊】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周日拍片,呼籲國人在新冠肺炎肆虐下,放下黨派成見團結一致,並以其任內發生的911恐襲跟現時危機相提並論。現任總統特朗普同日在Twitter對其呼籲嗤之以鼻,指自己遭彈劾時
【明報專訊】本港疫情放緩,至昨日連續14天沒本地個案。限聚令等限制社交距離措施周四(7日)屆滿,抗疫督導委員會兩名專家顧問均認同現適宜逐步放寬措施,其中港大專家袁國勇透露,港府將全民派可重用60次的口
【明報專訊】本港1月23日出現首宗確診,市民隨即搶購口罩,巿面出現口罩荒,至今抗疫逾百日,口罩隨處有售。政府專家顧問組成員、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引述創新及科技局稱,政府即將「全民派口罩」,派
【明報專訊】獲政府2000萬資助、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人類史上從沒試過大量注射冠狀病毒疫苗,不知有何副作用,「如果現在有疫苗要我打,我就不肯啦,仍然靠口罩會比較好。
【明報專訊】應對疫情進入持久戰,醫管局正籌備在服務「新常態」下,分階段恢復非緊急服務。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張子峯表示,首階段會恢復診斷及檢查服務,因診斷結果直接影響病人需否治療,其後會依次開展
【明報專訊】常言「大災見大愛,患難見真情」,本港自1月23日出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至今有逾千人感染,4人死亡,醫院變成遊人止步的「戰場」,非緊急服務縮減,家屬無法探病,醫護人員在前線默默打這場
【明報專訊】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主任林章(圖)及研究團隊研發「層式通風系統」,令在隔離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可吸到新鮮潔淨空氣,並減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