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肺炎疫情1月底在本港爆發後,政府曾以「價低者得」的公開招標形式採購口罩,遭外界批評愚蠢及慢,難應付疫情需要,今次幾億元的重用口罩項目,政府沒招標下委聘晶苑國際生產,又惹起利益輸送或黑箱作業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漸緩和,澳紐及波羅的海等分別籌劃免檢疫的「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本港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引述有專家意見稱,香港和澳門已有相對長時間無本地個案,認同兩地可探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緩和,港府逐步放寬控疫措施,上周公布符合香港經濟發展利益的生產作業、業務活動或提供專業服務的人,入境時可豁免強制檢疫。工業貿易署已收到逾700個在內地從事生產作業的香港企業
【明報專訊】約3年前,Ivan睜開眼睛,再看不見影像,只見有光在眼球內「花哩碌」。醫生證實,Ivan當日開始喪失大部分視力,今年接近全失明。往後日子,Ivan閉起雙眼,只靠聽、嗅、觸覺感知世界,好不容
【明報專訊】本港未能維持「零確診」,昨新增4宗新型冠狀病毒輸入個案,4名男患者均從巴基斯坦經多哈抵港;本地確診則連續18日沒個案,另一名36歲男子出院半個月後因腹瀉入院,檢測結果「復陽」,料傳染性不高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緩和,酒吧、麻將館、美容院及健身中心等今日起可重開,有酒吧今日零時已復業。酒吧業協會副主席錢雋永預計今凌晨有700間有「酒吧批注」的酒吧重開,另600間則今午「happy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團隊早前表示,曾為約100名出院的新型冠狀病毒康復者檢測,約一半人的抗體水平足夠作血漿治療。傳媒昨日報道,有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接受了血漿治療後,病毒量大減99%。
【明報文章】新冠疫情下的中國輿論場,愛國主義因其特定的革命與運動歷史受到持續性的道德消解,但立足個體自由的泛啟蒙話語並未形成穩健共識,民粹之風在左右互搏中更為滋長。無論是合作抗疫,還是民族復興或人類命
【明報文章】75年前,歐洲飽受二戰摧殘,各國經濟分崩離析,種族滅絕和人類苦難的傷疤在這片大陸留下絕望的痕迹。然而,面對四周的恐懼和變數,歐洲人攜手投身象徵和平及團結的計劃,藉此克服上述挑戰,歐盟因而誕
【明報專訊】在世衛組織(WHO)表示正研判再次派專家赴中國調查新冠病毒起源之際,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陳旭當地時間周三(6日)稱,在取得抗疫「最終勝利」之前,中國將不邀請國際專家調查新冠病毒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