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言絕不接受員工把政治帶入醫管局的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昨在醫管局大會後見記者,他表示外聘處理年初醫護罷工的律師團隊,已提供詳盡法律意見,會先向「缺勤」員工詢問理由。對於解僱是否選項,他稱「不想
【明報專訊】罕見疾病的患者藥費高昂,罕見疾病聯盟與藥學服務基金的「配安心藥房」,推出3種罕見疾病藥物免息分期付款,可以信用卡到藥房以18個月分期買數十萬元藥物,降低買藥門檻。
【明報文章】今年初,當新冠肺炎疫情令不少地區停工停課,經濟停擺,不少關注地球生態的人士卻不禁歡呼,因為許多地方重現了久違的藍天。美國太空總署的衛星地圖顯示,今年首兩個月,中國上空的二氧化氮(NO2)含
【明報專訊】第十三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昨在武漢召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會上宣布向武漢市政府捐贈20萬支(10萬人份)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用於武漢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及馳援武漢的全國各地醫護工作者自身防護。包括
【明報專訊】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昨聽取《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報告》。《報告》提到,新發地市場6月爆發疫情後,北京市檢查各類生產經營主體110餘萬家次,發現問題350個,及時堵塞防控漏洞。對防控工作中
【明報專訊】英國最新數據顯示,在新冠病毒疫症全球大流行下,英國大學今年秋季新學年取錄國際學生人數反而創新高,增加了9%。分析認為,美國疫情未受控,加上中美緊張加劇,都令更多國際學生流向英國。
【明報專訊】新西蘭經過7天本地新冠病毒零確診後,政府宣布從周三(23日)午夜起解除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強制戴口罩的命令,但奧克蘭及航班除外。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疫情纏擾全球逾半年,人類生活翻天覆地變化,對經濟打擊有多重仍未知,但知與疫共存將是未來生活模式。本報走訪多名不同領域政商界領袖,就香港如何「疫境前行」提供意見。
【明報專訊】經濟不似預期,港府預料本年度赤字最少3000億元。醫管局第二個3年撥款周期來年開始,主席范鴻齡於訪問中3次提到不希望醫管局被削資源,避免裁員或減薪,否則「這會是很慘的事」。他希望政府未來3
【明報專訊】香港醫療人手緊張,應否放寬引入海外以至內地醫生本港執業門檻是不老辯題。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認為,應主要由本地醫護處理本地醫療需要,若容許外地人無限度來港執業,會令香港失去專業門檻,本地醫護亦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