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無聲來襲,各地安老院成為死亡深淵,本港安老院起初守住零感染,直至第三波失守,短短兩個多月逾百院友染疫,奪去29條性命。世紀疫情令院舍積累已久的問題暴露眼前,由空間、人手、醫社合
【明報專訊】第三波疫情下逾百安老院友染疫,對醫療系統帶來壓力,同時安老業界擔憂醫院確診個案「倒灌」,一度有院舍要求醫院為出院院友檢測,又拒收出院院友。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認為,院舍與醫院本應唇齒相
【明報專訊】安老院為對抗新冠病毒疫情,無奈與社區隔絕,謝絕探訪,院友亦減少外出覆診,衍生商機。有研發復康機械手及代理護理機械人的初創企業,疫情下生意較去年升兩倍,但留意到部分院舍網絡配套不足,難以使用
【明報專訊】原本已活在水深火熱的弱勢社群,疫情下生活更艱難。除了長者,令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念茲在茲的,還有不分晴雨、奔走街頭的清潔工,他們面對最大風險,卻沒得到應有關注,「每日工作,沒有在家工作
【明報專訊】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昨相隔5天再現源頭不明確診個案,一名22歲平水男工人任職於啟德沐泰街的金門建築地盤,自本月24日出現病徵,其公司另外9人因共用休息室被列密切接觸者,當中兩人有病徵
【明報專訊】政府上月表示會在中央協助下,於亞洲國際博覽館增建社區治療設施,以及在亞博館旁一幅土地建臨時醫院。發展局長黃偉綸昨在網誌稱,工程團隊已於本月19日起展開工作,其中亞博館內增建的治療設施料約4
【明報專訊】「阿O,幫我揀個數字、揀隻顏色。」患中度認知障礙症的Grace婆婆,坐在安老院房間內,對着電腦喊出清晰的指令。熒幕後的治療犬阿O,隨即把腳踏在數字方塊上、咬着不同顏色的球走到鏡頭前,Gra
【明報專訊】部分流動公廁惡臭難耐,又欠缺清理,有時人有三急,也不願到這些公廁「解決」。伯裘書院4名中五學生有見流動公廁衛生問題,研究出智能流動公廁模型,除臭殺菌之餘,亦有自動系統通知管理人員清理公廁,
【明報社評】明年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勞資雙方無法達成共識,上調還是凍結,有待政府拍板。最低工資水平按規例「兩年一檢」,以往一般會因應之前兩年通脹等因素調整,勞方有理由要求追落後,維護基層打工仔,可是資方
【明報文章】中醫源遠流長,傳承至今仍取得市民日益增加的信任。當中有賴業界一起推動專業發展,以及政府給予支持,在2000年初以強制註冊形式象徵一門新生專業誕生。近年中醫發展漸上軌道,不少成果都是業界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