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著名田徑運動員舉報在少女時代被外僱教練「性侵犯」,震驚社會!近年女性權益和公義伸張聲音日益響亮,廣受關注,顯示出香港成熟的社會文化素養和制度,這亦是我們值得珍惜的地方。
【明報專訊】有港隊「欄后」之稱的跨欄運動員呂麗瑤,昨凌晨在踏入23歲生日之際在facebook剖白,稱就讀中學期間遭當時教練性侵犯,公開經歷盼喚醒大眾對兒童性侵犯的關注及鼓勵受害者站出來。其母校培正中
【明報專訊】外界有關注呂麗瑤事隔多年才公開事件,曾被性侵的過來人Gloria說,明白呂的心情,她自己試過不回憶事件以圖淡化記憶減低傷痛,但心理陰影令她此後接觸異性有困難,「(有男生)拍我膊頭都會彈起」
【明報專訊】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早前調查近2000名小學生的家長,發現六成學生每天用1.5小時做家課,有七分之一學校每天有導修堂,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功課。家長同盟認為只有小量學校設導修課,令大部分
2017年9月開學以來,多間大專院校「民主牆」出現港獨標語,而校方在未有知會學生會下,移除屬學生會管理範圍的單張及標語,惹來不少議論;教育大學的民主牆更有人針對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長子墮樓身亡,張貼幸災
【明報專訊】中小學一般早上8時左右開始上課,美國有些學校更早至7時。不過英國有學者最新研究指出,若把上開課時間延後至早上10時左右,不但能提升學生學業成績,生病頻率亦會大減逾一半,有益身心。
【明報專訊】屯門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一年級男生軒仔疑遭同學「篤眼」及以擦膠塞耳欺凌,校長周任玲昨日交代調查報告稱,本月14日(上周二)校方與軒仔母親(圖1中)會面時接獲投訴,指軒仔10日曾分別遭同學
【明報專訊】教育大學學生會與香港愛滋病基金會合作,由今天至星期四(23日)一連3日在校內舉行性教育活動。學生會指香港主流文化一直避而不談性工作者、性教育等議題,現時的性教育亦只流於表面。
【明報專訊】學童精神健康問題備受關注,有機構昨公布小學生情緒健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3.2%受訪學童受抑鬱情緒困擾,即每7個小學生便有一人出現抑鬱徵狀,有9.7%更呈嚴重抑鬱徵狀。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昨舉行畢業禮,有學生手持印着「捍衛學界言論自由」的紙張示威。任內最後一次主持畢業禮的中大校長沈祖堯昨致辭時表示,他都「畢業」了,細數7年校長生涯點滴後,寄語「話到口中留半句,理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