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上周正式向小學校長發通函交代「一校一社工」細節,設3年過渡期,並容許保留輔導教師,但社總預料,約滿的輔導人員或不夠3年已被迫離職。教育局長楊潤雄昨天表示,「並不一刀切今日立刻要推行」
【明報專訊】不少人喜歡曬太陽,但過度紫外線暴曬有可能對健康構成負面影響。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天文台及香港氣象學會合辦「紫外線測量及應用設計比賽」,超過400名中小學生參與,參賽學生要設計並製造一台可測量
【明報專訊】「(內地)高考入大學難度是100分,DSE難度只有20分。」內地高考競爭劇烈,要考入本地資助大學並不容易,有內地高中生看準文憑試考生人數下跌,自行溫習本地高中課程應考文憑試(DSE),再透
【明報專訊】加拿大多倫多貨車撞人案疑犯的犯案動機未明,懷疑他在精神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做出偏激行為。他犯案前曾在社交網站張貼因求愛不遂而仇恨女性的言論,令被稱為「非自願獨身」的網絡厭女文化成為社會關注
【明報專訊】厭女現象並非只在男性當中出現,有研究顯示,Twitter上的厭女言論近半是由女性發出。專家認為,此現象反映厭女相關語言走向正常化,甚至影響女性自我評價。
【明報專訊】民政事務局現設7項青年交流及實習計劃,審計署發現其中「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無設最低實際參加人數規定,致2015/16年度發生極端例子,一個湖南省3天交流團只得一人報名,照樣成行,導致人均
【明報專訊】上期專欄中曾跟大家談過電子競技是現今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挑戰者1號》這部電影某程度上除有許多文化研究的學者討論外,作為電子競技的業者也在電影中得到許多啟發,有評論更指《挑戰者1號》闡述了
【明報專訊】現時小學界處理成績較弱及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同為資助學校卻有兩種制度,逾半(241間)小學沿用加強輔導教學計劃(俗稱小強班),其餘則採用融合教育新制,即按學生人頭計算領取學習支援津
【明報專訊】審計署揭示教育局提供的融合教育措施多處不足,包括遲了識別有特殊教育需要(SEN)或成績稍遜的學生,錯失及早為為學童提供支援的時機。審計署又揭發,有8%接受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探訪服務的學校,
【明報專訊】政府2011年起推行支援計劃,協助低收入家庭學生買電腦及上網學習,計劃將於今年8月結束。審計報告顯示,該計劃參與度偏低,其中資助購買的電腦設備數目,只達預期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