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加坡本月10日大選後,總理李顯龍昨(25日)公布新內閣名單,整體成員變動不大。不過,李顯龍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將影響其原定2022年退休交棒的計劃。
【明報社評】中美關係恍如墮入無底深淵,美國「封館」事件,北京本着「外交尊嚴對等」原則,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作為反制,華府會否「收手」仍是未知之數。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演說,指控「共產中國威脅美國經濟
【明報專訊】中美在經貿、科技、外交等方面關係日趨緊張之際,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周四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年內將訪問俄羅斯。與此同時,面對美國的科技打壓和技術封鎖,習近平視察吉林車企,稱要把關鍵核心
【明報專訊】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律師已向加拿大法院申請中止執行美國引渡程序,因為這請求部分基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其他政府高官企圖利用孟晚舟作為貿易爭端討價還價的籌碼,從而破壞了司法程序。
【明報專訊】針對英國政府公布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政策的實施細則「5+1」方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前回應稱,中方將考慮不承認該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內地多
【明報專訊】美國周四(23日)指控俄羅斯上周在太空試射反衛星武器,警告俄國對美國太空體系的威脅是「真實、嚴重且日益升高」。今次是美國首次指控俄羅斯在太空測試這類武器。俄羅斯當時稱是測試最新太空技術,利
【明報專訊】反衛星武器成各國太空軍備發展重點,目前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曾展示反衛星能力,攻擊衛星可以在陸上、飛機或火箭等發射彈頭摧毁衛星,或使用激光干擾衛星等,但近年趨勢是可以在必要時摧毁別國
【明報專訊】伊朗一架客機周四(23日)在敘利亞上空遭美國戰機「攔截」,導致多名乘客受傷。美軍事後承認派出F-15戰機監視客機,但堅稱雙方有足夠距離,符合國際準則;伊朗官員指美國解釋欠說服力,當地傳媒指
【明報專訊】泰國紅牛集團繼承人沃拉育(Vorayuth Yoovidhaya)涉嫌醉駕撞死警察案拖延近8年,傳媒近日揭發當局原來早於6月在沒有表述緣由下,撤銷對被告的全部控罪和國內外通緝令,再使人關注
【明報專訊】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周五(24日)舉行重新由博物館變成清真寺後的首場主麻日聚禮,是86年來該建築首次舉行伊斯蘭教儀式。推動「清真寺化」成事的總統埃爾多安率領閣員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