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舉辦被譽為「學界奧斯卡」的首屆「全球大學電影獎」,收到來自近100個國家或地區、逾1800份參賽作品,競逐11個獎項,得獎結果下月9日揭曉。有份評審的電影學院總監文潔華指出
【明報社評】國泰航空與子公司港龍航空約940萬名乘客私隱資料遭「不當取覽」,是國際航空界歷來最嚴重乘客資料外泄事件。國泰扎根香港,曾是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網絡保安不應兒戲,今次有大量乘客資料外泄,有負市
【明報專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3天的訪華行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和安倍一同出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活動,李克強稱,中日關係正逐漸回到正常軌道,希望
【明報專訊】日本首相自2011年12月訪華後,時隔7年再次正式訪華。昨日外交部及國防部的新聞發布會上,也強調中日兩國的交流合作。有專家認為,中日兩國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此番安倍訪華,是在中美貿易戰及
【明報專訊】中央電視台駐歐記者孔琳琳(圖)上月30日大鬧英國保守黨在伯明翰的香港問題座談會,更涉嫌掌摑香港義工,警方證實她被起訴一項普通襲擊罪,將於下月7日在伯明翰裁判法院提堂。孔琳琳當日指罵曾被拒入
【明報專訊】美國周一起的4天內,最少有9個炸彈郵包寄給民主黨重量級政客及支持者,他們全是總統特朗普及右翼批評的對象,包括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前國務卿希拉里及影星羅拔迪尼路,當局正追查是否同一人所為。紐約
【明報專訊】近代美國最分化的年代非1960年代莫屬,50年前,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和民主黨總統參選人羅拔甘迺迪先後遇刺。50年後的「後真相時代」中妄顧事實的煽動言論趨不可收拾之餘,自由派和保守派亦各
【明報專訊】《紐約時報》周三(24日)引述美國前任及現任官員報道,指總統特朗普常用其iPhone跟友人談天、發牢騷或徵求意見,但中國間諜時常監聽以洞察與他交手的最佳之道,例如研究如何藉這些人影響美國政
【明報專訊】沙特記者卡舒吉被殺案,沙特再改變說法,該國檢察官周四(25日)表示事件是有預謀行兇,推翻官方早前說是特工意外殺死卡舒吉的說法。土耳其外長強調沙特仍需解釋其他問題,包括誰下令殺人,和交代卡舒
【明報專訊】韓國國防部昨確認,板門店共同警備區內韓朝雙方哨所、軍隊及武器裝備的撤離工作已於當天結束。這是該地區時隔42年解除武裝,也是韓朝共同落實《板門店宣言》軍事協議取得的第一項成果。從周五起,韓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