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由民主派主導的本屆區議會與政府關係愈見惡化,民政事務局長徐英偉今年4月上任之初,原欲約見各區正、副主席,惟當時正值《港區國安法》公布立法等,會面最終告吹。據筆者了解,民主派上月中再度邀約,
【明報社評】自從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9月中旬訪台後,解放軍戰機連續兩周飛越台灣海峽中線,美台高官的口風也出現變化,如美方高官稱對台灣主權問題不持立場,「應由兩岸自行解決」;對華強硬的美國國會議員也聲言
【明報文章】每年的特首《施政報告》都是各方爭取資源角力的場域及時候。不難預料,今年其中一個焦點將落在明日大嶼引起的搶地(land grabs)爭議。
【明報文章】白羅斯(白俄羅斯)反政府示威持續之際,前蘇聯地區再有國家兵戎相見:上月底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於存在主權爭議已久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交火,至今已
【明報文章】今年國慶恰逢中秋,中聯辦主任駱惠寧9月30日在國慶大會強調《國安法》給香港帶來由亂轉治的重大轉折,第二天就去探訪劏房住戶,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據筆者分析了解,駱惠寧以及中聯辦兩位副主任陳冬、
【明報文章】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小組」)日前向教育局提交最終報告,當中令保皇黨大為震怒的是,小組建議維持通識科必修必考及7級的考評安排。筆者相信保皇黨未來不會就此罷休,預料會用其他方法追殺通識科、
【明報文章】台灣藍營媒體重鎮《聯合報》公布一年一度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的結果,突顯了台灣民意的三大新趨勢,客觀上揭示了中共十九大之後北京推動的一系列對台政策效果不彰,同時由於此次調查是在香港《國安
【明報文章】在全球疫症擴散、經濟陷大幅衰退的時刻,如果牆內世界是一個平行時空,全球金融界也是另一結界,數字上,幾乎全無影響。這從中港美三地股市的成交量、各地指數依然在高位運行、成交繼續暢旺,可見一斑。
【明報文章】距離2022年特首選舉尚有約一年半時間,政圈已有不同風聲,指有意人馬早在去年香港動盪之時蠢蠢欲動,其中一人是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有可靠消息稱,陳德霖已開始熱身,邀請了智囊埋班幫手,更在物色
【明報社評】新冠病毒疫情令居家辦公和遠程辦公更加普遍,促使很多內地企業將大量工作外判,由於毋須上班、時間彈性,愈來愈多年輕人願意接下這些外判工作,例如選擇當「斜槓族」。隨着通訊科技的發達,「斜槓族」經